成人高考09高起點語文60道詞語辨識題二2
2008-12-30 13:50:38 來源:
A. 全校學生排列在操場上,人很多,卻很整齊,可說是(鱗次櫛比)了。
B.打假活動是長期的,如果我們稍有放松,假貨又會(東山再起)。
C. 他總認為語文難學,其實無論哪一科,不經(jīng)過刻苦努力,決不會(一氣呵成)的。
D. 在某些黨員中還存在著比較濃厚的個人主義和(自私自利)的思想意識。
(鱗次櫛比:一個挨著一個地排列著。多指船只或房屋。 東山再起:比喻某人失勢后又重新恢復地位。)
38.下列句子中,括號中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句是A
A. 學校里教學秩序整頓以后,以前那種不正常的師生關(guān)系也應該(改弦更張)了。
B.面對無數(shù)個“豆腐渣”工程的無辜犧牲者,面對親人(撕心裂肺)的痛苦,我們無法再保持沉默!
C. 就民族矛盾和沖突而言,科索沃問題與北愛爾蘭問題在性質(zhì)上是相同的,而美國與北約對二者的態(tài)度何止(天壤之別)!
D. 最近微軟的蓋茨先生訪問中國并推出“維納斯”計劃,這在我國信息產(chǎn)業(yè)界掀起了(軒然大波)。
(改弦更張:弦的松緊與調(diào)的高低不合,應收緊或放松,使聲音和諧。引申為改革變更,多用來指對制度和方法。 軒然大波:高涌的大波濤。后比喻大的風波或糾紛。)
39.下列句子中,括號中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D )
A. 如今這里是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高樓林立,機聲隆隆,給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覺。
B.如果對中國政府的嚴正聲明和強烈抗議(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將自食其果。
C.他在填報高考志愿的第一志愿時,又想報北大,又想報南大,總是(南轅北轍)。
D.任何個人的成就和人民群眾的偉大創(chuàng)造比起來,都不過是(滄海一粟)。
40、下列句子中,括號中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C )
A.費力地從車門里鉆出來的某著名演員,雖然(濃妝淡抹),穿著入時,但是神色十分憔悴。
B.歷史上的這類教訓,雖說值得注意,可惜(流風余韻)還是綿綿不絕。
C.這地方一到夜晚,(燈紅酒綠),熱鬧非凡。
D.李明和張偉從小就是好朋友,無論做什么事,他們總是(沆瀣一氣),共同進退。
(濃妝、淡抹,不能同時進行 流風余韻:褒義詞。沆瀣一氣:唐科舉考試中,考官崔沆取中了一名叫崔瀣的考生,有人嘲笑道:“座主門生,沆瀣一氣”。后比喻意趣投合的人勾結(jié)在一起。)
41、選出括號中的成語使用正確一項(C )
A.在公園路幼兒園“六一”晚會上,小朋友們神氣活現(xiàn)的表演,使觀看的大人們非常高興。
B.劉家兩兄弟自三十年前失散后,各無音信,今天在杭州破鏡重圓,兩人激動不已。
C.我狙擊部隊經(jīng)過三天三夜的浴血奮戰(zhàn)后,傷亡十分慘重,而敵人的攻勢卻更加猛烈,眼看陣地就要失陷,就在這(間不容發(fā))的時候,增援部隊終于趕到了。
D.他的發(fā)言,頭緒紛繁,邏輯混亂,聽來聽去,始終叫人不可理喻。
(神氣活現(xiàn):為貶義詞 破鏡重圓:指夫妻之間 間不容發(fā):中間放置不下一根頭發(fā),形容相距極微;比喻情勢危急到極點。不可理喻:針對“態(tài)度蠻橫,不講理”而言,此處不合語境。)
42、選出括號中成語使用正確一項( A)
A.桂林那些奇形怪狀的山峰,真是鬼斧神工,天造地設。
B.本著曲突徙薪之義,戰(zhàn)士們都苦練軍事技巧,準備參戰(zhàn)。
C.戰(zhàn)士們趴在壕沿上,虎視眈眈地望著北營。
D.一個月后,他終于闖過危險期,又一次起死回生。
(曲突徙薪:有一家的煙囪很直,旁邊堆著許多柴火,有客勸主人改建彎曲的煙囪,把柴火搬開,不然有著火的危險,主人不聽,不久果然發(fā)生了火災見于《漢書。霍光傳》。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虎視眈眈:是貶義詞 起死回生:指挽救其他事物。)
43、選出括號中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 B)
A.卡車在倒車時由于(尾大不掉),撞壞了院墻。
B.就只在選煤的地方,(走馬觀花)看了一遍。p>
C.吳強不懂得禮貌待人,他經(jīng)常對自己的鄰居(犯而不校)。
D.孔子是(因人而異)的人,對什么樣的人說什么樣的話。
(尾大不掉:用來指機構(gòu)龐大,指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