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高三一年:一場持久的心理戰(zhàn)
高三的一年,是一場持久的心理戰(zhàn)。每天連軸轉(zhuǎn)的課表,做不完的習題,林林總總的考試,不僅是對身體的考驗,更是對信心的折磨;蛟S你曾經(jīng)壯志滿懷,或許你一直勤勤懇懇,但在分數(shù)面前,你卻不得不低頭,重新考慮自己的分量,很重要的一點是不要失去信心。
掌控自己的時間
回望這一年,大部分同學恐怕都是在匆忙中度過,面對“語語數(shù)數(shù)外外+1+1”這樣可怕的課表,以及大疊大疊的試卷,我們常常是疲于奔命,剛完成眼前的,下一輪又開始了。而此時,就需要合理掌控自己的時間。
首先,要抓緊一些課余自修時間。決不要小看那些零零碎碎的幾分鐘,你將一天的空閑全部加起來,很可能就比別人多出一個小時,你自然也就輕松很多。
其次,不要拖延。在高三,我們都有這樣一個體會,今天的任務(wù)不完成,拖到第二天,你便只能選擇放棄它,因為明天的你完全沒有時間回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保證休息。高三奮戰(zhàn)到深夜是家常便飯,可夜夜如此只會讓人精疲力竭,長時間的睡眠不足,會導致大腦反應(yīng)遲鈍,使得學習效率降低,睡眠時間由此更加被壓縮,這樣一種惡性循環(huán)實不可取。
習題需有的放矢
在高三,做習題可說是每天的“主食”,有人說題海戰(zhàn)術(shù)是死讀書的表現(xiàn),但對于考試,題海依舊是捷徑,只有通過做練習,才能不斷鞏固強化知識點,提升熟練度,因此大量的習題是每個考生的必經(jīng)之路。
習題是無法避免的,但也需要針對自己的情況有的放矢。例如,作為理科生的我,相比較而言,在文科方面處于弱勢,而在學校中,理科的題量大大超過了文科的比重,那么,我便不能僅僅沉溺于老師所布置的題海,而是加大文科學習背誦寫作的比重,以此來保證最大的收益。
合理填報志愿
考前的五月,并不如往常般平靜,而填志愿遠比想象中復雜。
曾經(jīng)看到一位“前輩”在她的文章里寫:“信任和懷疑是架蹺蹺板。信任自己的心有多沉重,懷疑自己的念頭就會不由自主地被翹得有多高。”真是這樣。高三生活的每一次考試告訴你永遠不要去保證什么,也不要去輕易地肯定什么。沒有人可以肯定地說:“我的語文一定120分以上。”也沒有人敢拍胸脯保證:“數(shù)學一定是我的強項。”在學校與學校高低之間抉擇,在專業(yè)與專業(yè)之間徘徊,保守,保守,再保守些,下決定的那一刻對于我而言,異常艱難。
我想我應(yīng)該感謝那張穩(wěn)得不能再穩(wěn)的志愿,將任何一種失利的情況都考慮在內(nèi),我才能夠安心輕松應(yīng)戰(zhàn)。
(責任編輯:蘇婧)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wǎng)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quán)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