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高三復讀需三思而后行
“眼下高考錄取工作接近尾聲,一部分學生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考上大學或者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正在打算復讀;也有人還在糾結中:是去錄取的學校報到還是選擇復讀?北京市廣渠門中學副校長崔楚民表示,大致來說,選擇復讀的學生有這么兩種情況,一是考了高分卻沒有被理想中的大學或專業(yè)錄取,還有一種是因為考分不高而沒有錄取。無論是哪種情況,都應當在選擇復讀這條路時慎重地考慮。”
案例
讀者郝女士:孩子今年高考成績在600分以上,但還是與第一志愿學校失之交臂,孩子很堅決地要復讀,但是作為家長,想到高三一年來的辛苦和孩子所受到的各種壓力,還是很糾結和矛盾,不知道應該給孩子一些怎樣的建議?
專家觀點
北京市廣渠門中學副校長崔楚民:
大致來說,選擇復讀的學生有這么兩種情況,一是考了高分卻沒有被理想中的大學或專業(yè)錄取,還有一種是因為考分不高而沒有錄取。無論是哪種情況,我認為都應當在選擇復讀這條路時謹慎小心。
對于第一種情形的學生而言,我認為,考了高分沒有被理想的大學錄取,這部分考生需要認真分析一下,現(xiàn)在的本科教育基本上是一種高等教育的起點教育,尤其是針對北京的考生來說更是如此,所以不要把起點看成終點。起點高一些固然是好,但是需要浪費一年的青春來換取一個前景還不明朗的起點,實在是不太合算。再說,將來還有研究生、博士生教育,在進行更高層次的教育選擇時,又和其他當年的同學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如果選擇復讀,這個機會就變得更加渺茫了。另外,復讀對于社會來說也是一種社會資源的浪費,因為在社會公共教育資源還不是十分豐富的情況下,延期一年上大學就意味著要加大社會的教育總體投入。
第二種情形就是本來高考分數(shù)不理想,沒有考上大學或者沒有考上本科的學生。對于這一部分學生,從表面來看,似乎選擇復讀的理由更加充分。其實不然,如果頭年高考連三線都沒有上,想通過一年的復讀來扭轉乾坤,從實踐經驗來看,成功的先例并不是很多,主要原因是每年的高考形式都有一些變化。另外,針對這一部分同學來說,除了承受高考本身的壓力,還要承受來自自身、家庭和社會的巨大壓力,這些壓力都有可能導致來年高考發(fā)揮失常。當然,如果這一部分同學能夠承受上述的各種壓力,做好了所有準備,那么,選擇復讀也是可以的,畢竟由于自身或者外界各種原因,導致這一部分同學的高考失利,也需要給自己一個補償?shù)臋C會。
在這里,也想對最后通過深思熟慮選擇復讀這條路的同學說幾點建議。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要能夠承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看淡一時考試失利所帶來的消極心理和感受,從精神上振作起來,對于復讀生而言,信心比什么都重要。其次,就是要樹立好切合實際的目標,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能好高騖遠,復讀的目標是二本還是一本,這個目標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fā)來制定。三是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學業(yè)基礎,依據(jù)考試成績,對自己的學業(yè)情況進行科學準確的分析評估,找到自己的弱勢學科和學科中不足的地方,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大多數(shù)復讀生都是因為基礎不牢導致高考失利,但是復讀生又很容易產生忽視基礎的情況,以為都是自己學過的、練過的,不用聽老師講解了,也不必多加練習了,這是導致復讀生再次失利的主要原因。
最后,還是想和同學們說,選擇復讀之前一定要深思、慎選。如果選擇了復讀,就要把自己當做是高三新生,一切從頭開始。
(責任編輯:盧雁明)
分享“選擇高三復讀需三思而后行”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