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習效率不高怎么辦?(2)
三、讓課堂更好的充實自己。
學生在學校,多半時間都在課堂中度過,但是以往機械的“課前預習,課中專心,課后復習,作業(yè)按時完成”對高三學生來說是不現(xiàn)實的,也是不合理的。面對六科
老師的課,你哪有充足的時間預習?很難保證每堂課都用心聽,課后復習作業(yè)一樣能把你壓得喘不過氣。所以說,一些學生覺得課堂效率特別低,甚至把自己對學習
的被動歸咎于對老師恨,對自己的失望。顯然這樣是不對的,最后失去最多還是你自己。那么怎樣才能讓課堂更有價值?
以一周為一個單位,對課堂進行規(guī)劃。
對于高三的學生來說,老師已經(jīng)固定,講課方式也基本固定,講課的內(nèi)容以及所用的學案基本上也是固定的。為此,對于這些固定的東西,分析起來比較容易,建議把老師一周的課拿過來規(guī)劃,規(guī)劃的角度如下:
(1)接下來一周的課,主要內(nèi)容是哪些?
(2)你自己在這些內(nèi)容方面還存在哪些問題?
(3)這一周對于某個科目有幾次課?
(4)你期待從課堂上獲得哪些?
(5)這一周中會有什么樣的考試,會有哪些作業(yè),并且哪些作業(yè)適合的實際情況,打算如何完成它等等。
那么一周的課是一個整體,那么隨著進度的進行。特別是當這一周即將過去的時候,你可以從以下角度進行總結:
(1)你對這周的內(nèi)容掌握得怎樣?
(2)哪些收獲是超出你預期的?
(3)有哪些方面沒有達到你的預期,你有哪些資源來彌補?等等。
把這一周的時間以及內(nèi)容細節(jié)化,始終圍繞著自己需要的方面著手,那么這樣的話課堂才更好的服務于你。
四、合理的做題
面對大量的習題,很多學生按部就班,從前往后有條不紊的進行下去,最后很多能只能印證文章開頭所說的,做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最后能記住的部分,或者有用的部分甚少。那么怎樣做題才有效?建議把題目分成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
(1)鞏固部分
面對知識點的學習和掌握,面對題型的歸納和總結,所以說需要做一定的題目來鞏固所學習的部分,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把陌生的變成相對熟悉的,把以往熟悉的,變成更熟悉的,速度思路都得到提升。
(2)檢測部分
如果說遇到某次考試,即使你發(fā)揮得再不好,那么對你來說都是一種收獲,因為通過檢測,知道自己存在的不足,特別是一些方面沒有鞏固好。如果說沒有進行考
試,自己也應該抽時間對自己所學的內(nèi)容,做一個初步的檢測,這部分的題目要慎重對待,因為自己的不足,自己最應該清楚,找出不足的地方。
(3)完善部分
找出不足的部分,從知識點體現(xiàn)形式、審題、思路的構建、表達等多方面著手,通過這個部分的題目來完善自己。這樣一來,你不僅僅是屬于會做題的學生,更是會學習的學生。
(責任編輯:閆桂超)
分享“高三學習效率不高怎么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