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歷史復習:辛亥革命知識點
也許同學們正迷茫于該怎樣復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歷史辛亥革命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倜褡、階級矛盾激化,民族危機加深;
、谇迥┬抡、憲政失敗;
、勖褡遒Y本主義發(fā)展。
二.辛亥革命的過程
1中國同盟會:
1905年,在日本東京成立。政治綱領是:“驅除靼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是第一個全國性的統(tǒng)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2三民主義
1905年孫中山在《民報》發(fā)刊詞中,把同盟會的政治綱領闡發(fā)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簡稱“三民主義”。
“民族主義”指推翻清政府,沒有明確反帝;
“民權主義”指推翻君主專制統(tǒng)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政體;
“民生主義”指“平均地權”。
三民主義全面表達了資產階級在政治、經(jīng)濟上的利益和要求,也反映了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享有民主權利的共同愿望,因此三民主義成為中國近代第一個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
3武昌起義
1911年10月 10日,革命士兵在武昌率先起義,并取得成功。
三.中華民國的建立
1南京臨時政府成立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南京臨時大總統(tǒng),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
2清帝退位
1912年2月,清朝宣統(tǒng)帝下詔退位
3《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
、贂r間:
1912年3月
、谀康模
鞏固共和政體和限制袁世凱的權力。
、蹆热荩
國體: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主權: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全體國民;
政體:責任內閣制; 政治原則: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
④意義
是近代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具有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為后來的制憲提供了藍本,是中國憲政史上的重要一頁。
四.辛亥革命的結局和教訓
結局:
袁世凱篡奪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
教訓: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資產階級共和國道路在中國行不通。
五.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①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诓扇×艘幌盗杏欣谫Y本主義工商業(yè)發(fā)展的措施,推動了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
③促進了自由、平等思想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社會的移風易俗,促進了中國社會觀念的更新。
以上就是育路網(wǎng)的編輯為各位考生帶來的高考歷史復習知識點,希望給各位考生帶來幫助。
(責任編輯:盧雁明)
分享“2017年高考歷史復習:辛亥革命知識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