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遭遇挫敗不可怕 不曾努力拼搏才后悔
“我的高考沒有任何神話色彩,也沒有什么奇跡發(fā)生,在經(jīng)歷了兩次高考后,我仍然沒有考到理想的學府,但好在我努力過,奮斗過,我就覺得沒什么遺憾之處。”2017年高考已經(jīng)落下帷幕,作為2008年、2009年連續(xù)兩年的高考考生,回首當年那段奮斗的日子,已為社區(qū)工作者的沙松感慨地說,雖然他的“高考時刻”已經(jīng)過去快十年了,但現(xiàn)在回想起來仍然記憶猶新。
第一次:“懶散”成失利罪魁禍首
和所有處于青春期的少年一樣,沙松在自己的高中生涯里曾認真過,也曾迷茫過,他還有和其他同學與眾不同的地方,那就是父親還是他那時候的高一老師。“或許是在父親的嚴密監(jiān)控下的緣故吧,我在高一的時候相對比較認真,到了高二以后,漸漸開始變得散漫,甚至對學習的積極性沒那么高了。”沙松回憶說,當時他們高三年級共有17個班級,而他所在的班級的學生呈兩極分化的狀態(tài),一部分認真努力拼搏,另一部分對待學習散漫,不大專注,而沙松則屬于后者。“正因為自己那樣的狀態(tài),所以即便到了高考前幾個月突然有了迎頭趕上的意識,但已經(jīng)來不及了。”沙松介紹說,雖然平時成績一般,但考前幾次?妓苍〉眠^不錯的成績,所以他對高考仍抱有一絲希望,不過當高考成績出來后,令他心底有些失落。“沒有達到本科分數(shù)線,雖然老師組織我們統(tǒng)一去機房填志愿,我最終連志愿都沒填。”沙松說,當時他只有一個念頭———復讀,從頭再來!
第二次:也曾努力奮斗,不后悔!
有了第一次的經(jīng)驗教訓,沙松的“高四”生涯變得更加緊張和沉重。“復讀班的老師特別嚴苛,我的自覺性也比頭一年強,因為當時心里只有一個念頭,就是這次一定得考上。”沙松回憶說,一位關系較好的初中同學在頭一年考上了廈門大學,經(jīng)常給他寄來明信片,還為他加油鼓勁,這更加堅定了他的決心。“就這樣不知不覺又到了第二年的高考,巧合的是我仍然在第一年考試的二中考點考試,也算是故地重游了。”沙松說,因為父親是教師的緣故,確實有些壓力,擔心再次失利,同時害怕給父親丟臉。“不過當我走進考場的那一瞬間,緊張、壓力、擔憂,所有的負面情緒統(tǒng)統(tǒng)被考卷上密密麻麻的內(nèi)容所覆蓋。”沙松說,當時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寫起試題來更加得心應手。“高考成績揭曉,我雖然只考了500多分,但能夠達到二本線已經(jīng)很滿意了。”沙松說,雖然他曾想過考取夢想中的廈門大學,但最終未能達到這一目標,盡管如此,但他認為,他曾努力過,就夠了。
如今:繼續(xù)拼搏,未來的路還很長
大學畢業(yè)后,沙松沒有選擇留在大學所在的城市寧夏銀川,而是重返故鄉(xiāng)銅陵,因為在他看來,上大學離家已經(jīng)夠遠了,找工作還是離家近點吧,這樣也方便照顧家人。沙松坦言,要不是父母給予他的理解和支持,他兩年的高考生涯不會這么順利,更不會考上大學,讓他有機會看看外面的世界。三年多來,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他順利地通過了社區(qū)工作者考試,如今,他已成為一名社區(qū)團工委書記。在他看來,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小步,他要繼續(xù)努力,因為未來的路還很長。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高考遭遇挫敗不可怕 不曾努力拼搏才后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