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配心臟的傳出神經為心交感神經和心迷走神經。 心交感神經 心副交感神經(迷"/>
心血管活動的神經調節(jié)
1.心臟的神經支配
支配心臟的傳出神經為心交感神經和心迷走神經。
心交感神經 | 心副交感神經(迷走神經) | |
節(jié)前神經元 | 位于T1-5中間外側柱 | 位于延髓迷走神經背核和疑核 |
節(jié)前神經元遞質 | ACh | ACh |
遞質作用部位 | N型膽堿能受體 | - |
節(jié)后神經元 | 位于星狀神經節(jié)或頸交感神經節(jié) | 和心交感神經組成心臟神經從 |
節(jié)后神經元遞質 | 去甲腎上腺素(NA) | 乙酰膽堿(ACh) |
遞質作用部位 | 心肌細胞膜的B腎上腺素能受體 | 心肌細胞膜的M型膽堿能受體 |
支配部位 | 竇房結、房室交界、房室束 | 竇房結、房室交界、房室束、心房肌 |
效應 | 正性變時、正性變力、正性變傳導 | 負性變時、負性變力、負性變傳導 |
變興奮作用(興奮性) | ↑(靜息電位變小、閾電位下移) | ↓(膜電位增大,與閾電位的距離加大) |
變時作用(自律性) | ↑(NA加強4期內向電流) | ↓(開放竇房結細胞Ikach通道,K+外流) |
變力作用(收縮性) | ↑(激活ca2+通道,ca2+內流增加) | ↓(肌質網ca2+釋放減少) |
變傳導作用(傳導性) | ↑(NA開放鈣通道,鈣內流增加) | ↓(ACh抑制鈣通道,減少鈣內流) |
交感縮血管神經纖維 | 交感舒血管神經纖維 | 副交感舒血管神經纖維 | |
節(jié)前神經元 | 脊髓胸、腰段的中間外側柱內 | ||
節(jié)前神經遞質 | ACh | ||
節(jié)后神經元 | 位于椎旁和椎前神經節(jié)內 | ||
節(jié)后神經遞質 | 去甲腎上腺素 | ACh | ACh |
血管平滑肌受體 | a受體為主,B受體少 | M型受體 | M型受體 |
受體阻斷劑 | 酚妥拉明 | 阿托品 | 阿托品 |
效應 | a受體縮血管,B受體舒血管 | 舒血管 | 舒血管 |
支配 | 大多數血管接受交感縮血 管纖維的單一支配 | 骨骼肌的微動脈接受交感 | 腦膜、唾液腺、胃腸道外分 |
緊張性活動 | 平時有緊張性活動,作用大 | 平時無緊張性活動,無作用 | 平時無緊張性活動,作用很小 |
生理作用 | 起經常性作用,調節(jié)血管(主 | 不參與血壓調節(jié) | 只調節(jié)所支配器官組織的 |
縮血管區(qū) | 位于延髓頭端腹外側部 |
舒血管區(qū) | 位于延髓尾端腹外側部 |
傳入神經接替站 | 頸動脈竇、主動脈弓和心臟感受器→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延髓孤束核 |
心抑制區(qū) | 位于迷走神經背核和疑核 |
(2)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化學感受性反射
(3)壓力感受性反射和化學感受性反射的比較
壓力感受性反射 | 化學感受性反射 | |
全名 | 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壓力感受性反射 | 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化學感受性反射 |
曾用名 | 降壓反射 | 升壓反射 |
感受器位置 | 頸動脈竇、主動脈弓血管外膜下 | 頸總動脈分叉處、主動脈弓區(qū)域 |
感受器類型 | 動脈壓力感受器 | 血液化學感受器 |
有效刺激 | 并不直接感受血壓變化 | Pa02、PaC02、[H+] |
對循環(huán)影響 | 降血壓 | 升血壓(是呼吸中樞興奮的間接作用) |
對呼吸影響 | 無明顯影響 | 使呼吸加深加快(主要作用) |
作用特點 | ①在心輸出量、外周血管阻力、血量發(fā)生變 | ①平時對心血管和血壓不起調節(jié)作用 |
生理意義 | 維持動脈血壓的相對穩(wěn)定 | 維持內環(huán)境(Pa02、PaC02、[H+])的相對穩(wěn)定 |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07
2009.11
淋巴液的生成及回流 1.淋巴液的生成
組織液進入淋巴管即成為淋巴液。正常成人每日生成的淋......
07
2009.11
組織液的生成 1.組織液的生成
有效濾過壓=濾過系數×[(毛細血管血壓+組織液膠體滲透壓)-(血......
07
2009.11
靜脈 1.靜脈的功能
①血液回心通道;②貯存血液(容納60%一70%的血容量);③調節(jié)回心血量......
07
2009.11
微循環(huán) 1.微循環(huán)的組成
微循環(huán)是指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在微動脈和微靜脈之間的部分。微循環(huán)由微動脈......
07
2009.11
動脈血壓 1.動脈血壓的形成動脈血壓形成的基本因素為循環(huán)系統(tǒng)血液充盈和心臟射血,影響因素為外周......
07
2009.11
各類血管的特點、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壓 1.各類血管的功能特點 結構特點 功能特點 彈性貯器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