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第三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第一節(jié)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
一、近代中國國情和中國革命的時代特征
1、近代中國的國情
、1939年毛澤東同志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chǎn)黨》一文中指出:“認清國情,是認清和解決革命問題的基本依據(jù)!苯袊,已經(jīng)淪為 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zhì)的社會,這是比較基本的國情。
、诮袊胫趁竦匕敕饨ǖ纳鐣再|(zhì),決定了社會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劢袊鐣男再|(zhì)和主要矛盾,決定了近代中國革命的根本任務是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tǒng)治,從根本上推翻反動腐朽的政治上層建筑,變革阻礙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生產(chǎn)關系。
④江澤民在十五大報告中指出,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中華民族面對著兩大歷史任務: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實現(xiàn)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2、中國革命的時代特征
①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zhì)和主要矛盾,決定了中國革命是資產(chǎn)階級民主(反對封建主義)民族(反對帝國主義)革命。
、1919年五四運動之后,中國無產(chǎn)階級開始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中國革命進入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劢袊鐣陌l(fā)展,期待新的階級及其政黨領導新的革命,呼喚新的革命理論。
二、中國革命經(jīng)驗的概括和總結(jié)
1、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的主要觀點。
、1921年7月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后,開始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jié)合。
、1922年黨的二大明確提出了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綱領是反帝,反封建。
、1923年黨的三大提出了建立國共合作統(tǒng)—戰(zhàn)線的思想。
④1925年黨的四大,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堅持無產(chǎn)階級領導權和農(nóng)民同盟軍的思想。
2、毛澤東同志提出;農(nóng)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理論。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在黨的八七會議上,毛澤東,提出“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zhuǎn)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wǎng)",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9
2009.12
實際上很多考生在最后一兩個月之前幾乎從未復習過作文,這沒有什么不可以,畢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
19
2009.12
2010年碩士研究生統(tǒng)一入學考試將于2010年1月9日開始。省教育考試院公布2010年碩士研究生統(tǒng)一入學考試......
18
2009.12
實際上很多考生在最后一兩個月之前幾乎從未復習過作文,這沒有什么不可以,畢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
17
2009.12
- 22 -
hoist v.舉起,升起,吊起
holder ......
17
2009.12
- 21 -
guy n.家伙, 人
gymnasium n.(gym......
17
2009.12
2010年考研政治《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大綱》講義
第五部分 形勢與政策以及當代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