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論文槍手在校園里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但MBA、EMBA班的學員們則稍顯公開。圖/CFP
五月到六月,是應屆畢業(yè)生們緊張答辯的時候,幾家歡樂幾家愁,每年的這個時候,總有人論文不被通過,畢不了業(yè),也總有人拿著優(yōu)秀論文的證書開心奔向工作單位。但是,論文就是體現(xiàn)一個高等教育畢業(yè)生的真實水平嗎?“論文代筆”市場的畸形快速發(fā)展說明了什么?教育界對此提出質疑。
經濟、管理、法律、醫(yī)科槍手市場比較火
熟人介紹——提供題目和參考書目——先付一半訂金——寫論文——交稿——修改——付另外一半稿費——論文通過,這是在校生代寫論文的基本程序。
春節(jié)過后,劉亞杰開始了自己比較忙碌的兩個月。這位211高校的金融專業(yè)碩士,在這兩個月里,“幫助”多位MBA、EMBA學員撰寫畢業(yè)論文,有時候,甚至還“幫助”本科生或是碩士研究生寫畢業(yè)論文。
當然,這些“幫助”也為劉亞杰帶來了不菲的經濟收入——MBA論文每篇2000元到5000元,EMBA論文每篇5000元到10000元,具體的價格要看對方的時間要求等。如果是為研究生寫論文,價格是10000元起。
作為一個論文“槍手”,劉亞杰還熱心地為周圍的同學介紹這種“兼職”,其實,大部分愿意兼職的同學并非是家庭貧困、生活所迫。“多賺點錢挺好的,這錢還來得快”。劉亞杰說,有一次一個MBA學員出3000元找人修改論文,但是要求4天完成,“問了好幾個人,都不愿意接,后來我想辦法幫他找了一個在讀博士”,博士開價10000元,“完全重寫,包過”。事實證明,博士沒有食言,雙方各得其所。
像劉亞杰這樣的校園槍手,在如今的高校中并不少見。無論是百度還是谷歌,甚至是在淘寶,只要搜索“論文槍手”等字樣,電腦屏幕上就會馬上出現(xiàn)數(shù)不勝數(shù)、大同小異的結果。
經濟、管理、法律、醫(yī)科,這是論文槍手市場比較火的幾個專業(yè),無論是在互聯(lián)網上,還是在大學生宿舍和廁所里,“專業(yè)代寫,價格從優(yōu)”等“招聘寫手”的廣告隨處可見。“一般會留QQ,手機號”,北京某211高校博士生李琛說,身邊的同學中,主動去“應聘”的并不多,幾乎沒有,更為普遍的操作模式則是,輾轉托人找來的“生意”。
“我們不會問這是個人還是公司,因為比較后還是給某一個人寫論文,只要對方給錢,不拖欠稿費,就沒問題”。李琛說,從交易的角度來看,論文代筆的“可貴”之處在于,“目前還沒有遇到過論文不通過或是對方不付錢的情況”。
熟人介紹——提供題目和參考書目——先付一半訂金——寫論文——交稿——修改——付另外一半稿費——論文通過,這是在校生代寫論文的基本程序。而對于槍手公司來說,比較重要的是保持與熱門專業(yè)在讀碩士生、博士生的密切聯(lián)系顯得尤為重要。
記者聯(lián)系上的一家論文槍手公司稱,“本工作室人才兼?zhèn),具有豐富的代寫論文經驗,擁有各類學科的博士生、研究生百余人……我們的服務包括:代寫論文槍手、代寫畢業(yè)論文槍手、代寫碩士論文槍手、代寫醫(yī)學論文槍手、代寫職稱論文槍手、代寫留學生論文槍手、代寫英語(論壇)論文槍手等。同時擁有二十多家國家級、省級雜志供你選擇發(fā)表。”但據一些行業(yè)內部人士透露,槍手公司的論文質量往往沒有通過熟人找在校生寫得好,因為槍手公司業(yè)務范圍太廣,槍手們“專業(yè)素質一般”。
武漢大學教授沈陽的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2008年,發(fā)表于國內期刊和學術會議的論文約有248萬篇,而高校教師、在校生、科研人員、技術人員等有論文發(fā)表需求者合計超1180萬人。沈陽和他的團隊通過與論文買賣市場和非法學術期刊接觸,同時通過網絡搜索引擎方法統(tǒng)計,估算2007年我國買賣論文“產業(yè)”規(guī)模約為1.8億至5.4億元,2009年已近10億元。
這一數(shù)字在今天有增無減,甚至于,一些集團化操作的論文槍手公司還將生意做到了“國際”上。
一位高校專家透露,槍手公司論文買賣的國際化,讓他們賺錢更輕松,“一年賺五六百萬沒問題”。比如,槍手公司在國外買“國際期刊”,再到國內賣版面,解決論文刊發(fā)、評職稱的需要,這種“介于合法和非法之間”的行為讓原本就不到位的監(jiān)管更加難以進行。
商學院槍手更公開
論文槍手在校園里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但畢竟還是“秘密”,在校生為他人代寫論文或是尋找槍手,多會瞞著老師尤其是導師。而MBA、EMBA班的學員們則稍顯公開,甚者,他們的班主任成為其尋找槍手的中間人。
身為金融專業(yè)的博士,李琛還為本校MBA班上課,他的學生全都是一年要付幾萬元學費的老板、老總或官員。每到寫作論文的時候,MBA班的班主任就很忙,因為他得幫一些“困難”學員找槍手。
“相信這在絕大多數(shù)MBA班都會發(fā)生”,李琛坦言,現(xiàn)在幾乎所有的高校都辦MBA、EMBA等在職人士上的研究生班,其中不乏老板們在混學歷。“他們每周飛來飛去,上課的目的就是結交各種關系,誰會花心思在論文上?”李琛有些不屑,“誰都知道,花了錢,學校還能讓他們不能畢業(yè)?”
找在校生寫論文還要付錢,有的老總甚至讓自己的秘書當免費槍手。一位剛剛參加了某EMBA班學員論文答辯的高校青年教師透露,當天答辯的過程是,答辯人陳述10分鐘,答辯老師提修改意見并且提問題,然后答辯人準備問題,比較后再進行回答。“有的學員帶著秘書來,準備的時候,秘書很緊張地劃重點,或是在現(xiàn)場輔導如何回答問題。”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特別觀察員,中國傳媒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張政法認為,MBA和EMBA,基本是屬于學校的創(chuàng)收項目,甚至是一些知名高校的主打品牌,MBA和EMBA的教學,不是導師制,老師對學生的情況也不甚了解,也無人想去了解。所以,在論文寫作和監(jiān)督方面,有幾個特點:一是入學門檻低,學生受教育程度參差不齊,客觀上造成了學生研究能力不足;二是學生入學的目的,往往是為了進圈子,擴大社會交往,甚至只是混個名頭,“當然,不排除有想補充知識的成分,但是遠談不上有心思、有能力去做創(chuàng)新性研究”;再有,由于學校以創(chuàng)收為目的,往往不對學生做過多要求,“對論文造假常常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這一方面反映了教育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張政法說,為滿足社會對實踐性人才的需要和在職人員提升的需要,國家推出了專業(yè)碩士政策,但是,一些專業(yè)碩士招生資格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學校的創(chuàng)收項目。“動機和目的在教育和利益間做了轉換,質量自然無法得到保證”;另一方面,文憑之所以受追捧,固然有社會人士“買面子”的因素在,但根子上還是當下社會的“唯學歷論”。
文憑之所以受追捧,固然有社會人士“買面子”的因素在,但根子上還是當下社會的“唯學歷論”。
進一步說,唯學歷論背后則是用人制度不科學,無法實行真正的唯才是舉,只能通過學歷等硬性杠桿來維護低層次的形式公平。
所以,解決學術造假,也是系統(tǒng)工程。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