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廣播學院2000年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試題二(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語 文
一、注明漢語拼音并釋義 (5分):
1.否極泰來
2.不落窠臼
3.暴殄天物
4.重足而立
5.巨擘
二、古文翻譯 (10分)
趙武靈王與肥義謀胡服騎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賢者察焉雖驅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國人皆不欲公子成稱疾不朝王使人請之曰家聽于親國聽于君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吾恐天下議己也制國有常利民為本從政有經令行為上明德先論于賤而從政先信于貴故愿慕公叔之議以成胡服之功也公子成再拜稽首日臣聞中國者圣賢之所教也禮樂之所用也遠方之所觀赴也蠻夷之所則效也今王舍此而襲遠方之服變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孰圖之也使者以報王自往請之曰吾國東有齊中山北有燕東胡西有樓煩秦韓之邊今無騎射之備則何以守之哉先時中山負齊之強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圍 微社稷之神靈則 幾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變服騎射欲以備四境之難報中山之怨而叔順中國之俗惡變服之名以忘 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
三、文學知識 (每空1分,共18分):
(一)寫出下列各句的寫作時代、作者及篇名:
1.斷竹,續(xù)竹,飛土,逐肉。
本句出自《 》一書中《勾踐陰謀外傳》所載的《 》。
2.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本句出自《 》。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
本句出自《 》。
3.竊鉤者誅,竊國者侯。諸侯之門,而仁義焉存。
本句出自《 》。
4.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殹?
本句出自 民歌《 》。
5.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本句出自 年間陶淵明的《歸園田居》第五。
6.《世說新語》的作者為 時期的 。
(二)指出下列名著的作者及其國籍:
1.《亨利四世》
2.《天路歷程》
3.《格列佛游記》
4.《波斯人信札》
5.《愛彌兒》
6.《恰爾德 哈洛爾德游記》
7.《娜娜》
8.《高老頭》
四、簡答 (15分):
1.古詩十九首
2.“京派(文學)”
3.“新寫實主義”
五、分析題 (12分):
談談魯迅《故事新編》的藝術特色。
六、根據下述材料,談談你的感想 (40分):
要求:字數1200一1500。
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節(jié)目開辦幾年來,老百姓認為它說出了自己想說無處說的話,辦了想辦而無力辦的事。許多事情拖著不辦,但一成“焦點”,便立竿見影,難辦變好辦;大案要案,久審不斷,但一經“訪談”,便迅速審完,審得麻利。問題一經披露,便引來各級領導爭上鏡頭,表示立即解決問題的決心。所以,老百姓遇到難辦的事,便想到了它。某小區(qū)居民,幾年來一直苦于樓前的一家飯館常年排放油煙污染空氣。一日大家又議論起此事,都不假思索地想到應讓《焦點訪談》給曝個光。在百姓眼里,《焦點訪談》就是法官,就是仲裁者。
播音基礎與播音發(fā)音
一、解釋下列概念(共8分,每題2分)
1.聲音彈性
2.語氣
3.主持人節(jié)目
4.新聞時效性
二、簡答下列各題(共32分,每題8分)
1.何謂吐字的“棗核形”
2.正確的播音創(chuàng)作道路
3.主持人語言的藝術性
4.電視新聞播音
三、論述下列問題(任選三題,每題20分)
1.試論述播音員、節(jié)目主持人在吐字發(fā)聲方面應具備的專業(yè)能力。
2.播音風格形成的主客觀原因是什么?
3.結合《實話實說》談談主持人應怎樣在電視談話節(jié)目中起主導作用?
4.論述評論播音“以理服人”的特點。
綜合考試 (語言)
一、名詞解釋:(每詞4分,共24分)
1.目的語
2.過渡語
3.語言
4.句子
5.音素
6.韻母
二、簡答題:(每題8分,共24分)
1.從普通話三個方面的標準和普通話的地位來回答什么是普通話。
2.舉例說明語言的聚合關系。
3.什么是聲調?普通話聲調在語流中有哪些常見的變化?
三、論述題:(每題13分,共52分。4、5題任選作一題)
1.論述語言發(fā)展的不平衡性。(必答題)
2.“兒化”在普通話中的積極作用。(必答題)
3.論述新聞采訪的主要手段以及它與一般調查研究的區(qū)別。(必答題)
4.為什么普通話水平測試分等級要求而不一概以標準普通話來要求?(選答題)
5.論述新聞真實性的具體要求。(選答題)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