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科技學院
2006年招收碩士學位研究生試卷
科目代號 | 409 | 科目名稱 | 紡織材料學 |
考試時間 | 2006年1月15日下午 | 報考專業(yè) | 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 |
1、試題內(nèi)容不得超過畫線范圍,試題必須打印,圖表清晰,標注準確。
2、試題之間不留空格。
本試卷總分150分,考試時間3小時。 一、名詞解釋(3分×12=36分) 1、結晶度 2、馬克隆值 3、羊毛的品質(zhì)支數(shù) 4、異型纖維 5、捻角 6、緩彈性變形 7、滑脫長度 8、應力松弛 9、吸濕微分熱 10、玻璃化溫度 11、熱定型 12、機織物第1結構相 二、計算題(7分×2=14分) 1、2dtex的丙綸纖維的直徑(纖維密度為0.9g/cm3)。 2、60英支65/35的T/C紗換算成Tex是多少? 三、簡答題(5分×8=40分) 1、試述羊毛纖維卷曲的成因。 2、滌綸短纖維紡絲為什么要進行后加工,簡述其中任意三工序的作用。 3、比較羊毛與桑蠶絲纖維的形態(tài)與性能。 4、什么是示蹤纖維?有什么作用? 5、以紗線的變異——長度曲線說明片段長度與內(nèi)、外不勻的變化關系。 6、什么是材料的吸濕滯后現(xiàn)象?舉例說明其在實際中的應用。 7、什么是纖維的疲勞現(xiàn)象,簡述其產(chǎn)生的原因。 8、織物的綜合耐磨性由哪些項目構成?機織物中哪種組織結構的綜合耐磨最好? 四、論述題(15分×4=60分) 1、什么是差別化纖維?什么是特種纖維?各舉兩例簡述它們的特點。 2、棉纖維質(zhì)量檢驗的主要考核指標有哪些?分析說明什么是其最重要的指標。 3、試比較棉、苧麻單纖維在化學組成、形態(tài)、尺寸、結構和性能上的異同點。 4、織物拉伸的測試方法有哪些?影響機織物拉伸性能的因素有哪些?
題號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得分 |
得分 |
|
|
|
|
|
|
|
|
|
|
|
|
共 頁 第 頁
共 1 頁 第 1 頁 共 頁 第 頁 共 頁 第 頁
2006B紡織材料學(B卷)碩士招生
答案要點
一、名詞解釋(3分×12=36分)
1、結晶度:結晶區(qū)(體積或重量)占整個纖維的百分比。
2、馬克隆值:棉纖維在規(guī)定儀器和條件下的流量大小,用國際認可的馬克隆刻度表示;它是棉纖維成熟度和細度的綜合反映。
3、羊毛的品質(zhì)支數(shù):在一定的紡紗設備和技術水平下(18世紀),各種細度羊毛實際可能紡得的精梳毛紗的最高支數(shù);反映羊毛細度在某一直徑范圍。
4、異型纖維:非圓形截面或中空的化學纖維。
5、捻角:加捻后,紗的表層纖維對紗軸的傾角。
6、緩彈性變形:加外力,緩緩伸長,去外力,緩緩回縮的變形。鏈段運動溫度。
7、滑脫長度:短纖紗拉斷時,從紗的斷面中抽拔出的纖維的最大長度。
8、應力松弛:材料在拉伸變形恒定的條件下,內(nèi)部應力隨時間的延續(xù)不斷下降的現(xiàn)象。
9、吸濕微分熱:材料在各種回潮率時吸著1克水放出的熱量。
10、玻璃化溫度:高聚物由玻璃態(tài)到高彈態(tài)的轉(zhuǎn)變溫度,(大分子鏈段“凍結”或“解凍”的溫度)。
11、熱定型:熱塑性材料,溫度大于玻璃化溫度,變形,保型冷卻,變形穩(wěn)定下來的工藝
12、機織物第1結構相:織物的經(jīng)紗完全平直,織物的緯紗最大屈曲空間位置。
二、計算題(7分×2=14分)
1、 2dtex的丙綸纖維的直徑(纖維密度為0.9g/cm3)。
0.0168mm
2、 60英支65/35的T/C紗換算成Tex是多少?
9.8Tex
三、簡答題(5分×8=40分)
1、試述羊毛纖維卷曲的成因。
羊毛正偏皮質(zhì)細胞生長速度不同,膨脹不同;
正偏皮質(zhì)細胞呈雙側(cè)結構分布,并在羊毛軸間相互纏繞;
2、滌綸短纖維紡絲為什么要進行后加工,簡述其中任意三工序的作用。
因為初生纖維(卷繞絲)強度低、伸長大、熱收縮率高、手感差;
集束、牽伸、上油、卷曲、熱定型、切斷與打包
集束——準備;
牽伸——提高取向度;強度上升、伸長下降;熱收縮率下降;
上油——紡絲、紡織加工要求;
卷曲——增加抱合力;手感改善;
熱定型——提高結晶度;熱收縮率下降、手感改善;強度上升、伸長下降;
切斷與打包——產(chǎn)品規(guī)格要求。
3、比較羊毛與桑蠶絲纖維的形態(tài)與性能。
項目 | 羊毛 | 桑蠶絲 |
長度 | 短纖維 | 長絲 |
截面 | 不規(guī)則圓形 | 三角形 |
縱向 | 卷曲、鱗片 | 光滑 |
機械 | 摩擦大 | 摩擦小 |
吸濕 | 好 | 好 |
熱 | 保暖好 | 保暖差 |
電 | 無靜電 | 無靜電 |
光 | 自然 | 華麗 |
(略) |
|
|
4、什么是示蹤纖維?有什么作用?
紡紗時,用少量有色纖維混入,使紗的斷面平均有一根色纖維。然后,將紗浸入與纖維折射率相同的液體中,當光線通過紗線時,色纖維顯示出在紗中的排列軌跡。
研究紗中纖維分布特征、紗的結構。
5、以紗線的變異——長度曲線說明片段長度與內(nèi)、外不勻的變化關系。
總不勻 B
V
總不勻等于紗條內(nèi)、外不勻的和;
長度增加內(nèi)不勻增加,外不勻減小。
6、什么是材料的吸濕滯后現(xiàn)象?舉例說明其在實際中的應用。
放濕達到的平衡回潮率大于吸濕達到的平衡回潮率;
實驗預烘、車間空調(diào)
7、什么是纖維的疲勞現(xiàn)象,簡述其產(chǎn)生的原因。
小負荷長時間作用,或不斷的加負荷、去負荷,材料破壞的現(xiàn)象;
緩彈性變形、塑性變形的積累。
8、織物的綜合耐磨性由哪些項目構成?機織物中哪種組織結構的綜合耐磨最好?
平磨、曲磨、折邊磨;
斜紋織物。
四、論述題(15×4=60分)
1、什么是差別化纖維?什么是特種纖維?各舉兩例簡述它們的特點。
差別化纖維:常規(guī)化纖在截面、外觀、規(guī)格等與普通產(chǎn)品不一樣的;
例:異型纖維、超細纖維、高收縮纖維等。
特種纖維:除了粘膠、常見的六大綸以外的化纖;
例:氨綸、芳綸、氟綸等。
2、棉纖維質(zhì)量檢驗的主要考核指標有哪些?分析說明什么是其最重要的指標。
品級、長度、馬克隆值、回潮、含雜、強力等
長度:長度與工藝關系密切;長度影響成紗質(zhì)量;
棉纖維長度偏短,離散性大。
3、試比較棉、苧麻單纖維在化學組成、形態(tài)、尺寸、結構和性能上的異同點。
項目 | 棉 | 苧麻 |
大分子鏈節(jié) | -C6H10O5- | -C6H10O5- |
聚合度 | 10000~15000 | 10000以上 |
結晶度(%) | 70 | 70 |
取向度(%) | 較高 | 很高 |
形態(tài):截面 | 腰圓形,有中腔 | 腰圓形,有中腔,腔壁有裂紋 |
形態(tài):縱向 | 天然轉(zhuǎn)曲 | 平直,橫節(jié)豎紋 |
長度 | 20~30mm(短) | 40~60mm(長) |
細度 | 0.134~0.222tex(細) | 0.7~1.1tex(粗) |
化學性能 | 較耐堿,不耐酸 | 較耐堿,不耐酸 |
機械性能 | 強力、伸長、初始模量一般 | 強力高,伸長小,初始模量大 |
濕態(tài)性能 | 吸濕較好,濕強高 | 吸濕好,速度快,濕強高 |
熱、電、光學性能 | (干)熱、電絕緣,光澤自然 | (干)熱、電絕緣,光澤粗獷 |
其它:比重、耐微生物性、短纖維與長絲類別、環(huán)保性等略 |
4、織物拉伸的測試方法有哪些?影響機織物拉伸性能的因素有哪些?
方法:條樣法、抓樣法(單軸拉伸、雙軸拉伸;機械式拉伸、電子式拉伸)
內(nèi)部影響因素:
——纖維大分子組成結構:鏈節(jié)、聚合度
纖維聚集態(tài)結構:結晶度、取向度
纖維外觀形態(tài)結構:形態(tài)、弱節(jié)
——紗線結構:細度、細度均勻度
加捻:大小與方向
紗與線的類別
混紡比
——織物結構:織物密度
織物組織
——后整理:樹脂整理
外部影響因素:溫度;
相對濕度;
試驗條件:——試樣長度,
——試樣根數(shù),
——拉伸方式,
——夾持方式,
——拉伸速度;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zhuǎn)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wǎng)",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