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的定義
概念是反映事物特有屬性的思維形式。事物的屬性包括事物的性質及與其他事物時間的關系。如:“美”、“丑”、“大”、“小”等指事物的性質;“大于”、“批評”、“幫助”等指事物之間的關系。
二、概念與詞語的關系
1、概念要用詞語來表達,但是有些詞語不表達概念。表達概念的是“實詞”,不表達概念的是“虛詞”;
2、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如:包谷、玉米;爸爸、父親、爹等。
3、同一詞語可以表示不同的概念。如:“鐵錘錘雞錘不爛”的三個錘字。
三、概念的特征——內涵和外延
內涵: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屬性,是概念性質上的特征。
外延:具有某種內涵的對象個數(shù),是概念數(shù)量上的特征。外延可以用圖形來表示,參見下文的內容。
只有當內涵和外延完全相同的概念才是同一個概念。對于不同的概念,尤其是內涵不同的概念之間,一般不構成直接的邏輯關系。選項中有這種內涵完全不同的概念出現(xiàn)時候,很多時候為無關選項,這一點可以用來快速排除無關選項。
周延:當具有某種內涵的概念的外延包含所有具有這種內涵特征的個體時,成為該概念是周延的。
四、概念間的基本關系
概念的外延有如下一些關系
(1)全同關系:外延完全重合,即同義詞。如魯迅和《阿Q正傳》作者。
(2)包含關系:一個概念的外延包含于另一個概念的外延之中。
包含關系與全同關系、真包含關系的聯(lián)系。如男人和人,人和動物,知識分子和大學生。
(3)交叉關系:不同內涵的概念可能外延有重合。如教師和作家,動物與美麗的。
(4)全異關系:兩個概念外延沒有任何重合。如老師和虱子,水和嫦娥,公雞和母雞。
全異關系分為:矛盾關系(只能一分為二,非A即B,如男人和女人,白天和黑夜)和反對關系(一分為多,如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之中的任意兩種顏色之間)。
矛盾關系和反對關系的區(qū)別。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