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廣州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解讀
來源:中公教育發(fā)布時間:2011-05-31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本次廣州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分為言語理解與表達、數(shù)量關(guān)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公共基礎(chǔ)知識5個部分,總題量100道。整體難度有所提升,表現(xiàn)為試題所涉及的知識面廣,多數(shù)試題是對多個知識點的綜合考查,很好的測查與公務員職業(yè)密切相關(guān)的基本素質(zhì)和能力要素。中公教育專家就考試各個部分的具體特點結(jié)合真題進行詳細解讀:
一、言語理解與表達
2011年廣州市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總題量為25道,考查的題型為邏輯填空和片段閱讀,著重考查考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駕馭能力。具體而言,呈現(xiàn)如下特點:
1、邏輯填空考查形式多樣,不僅有實詞、虛詞、成語的考查,還包括實詞+成語的綜合性考查,試題難度偏大。
例題1:歷史經(jīng)驗證明,全球性的經(jīng)濟危機往往會 突破性的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進而 技術(shù)革命。
A.帶來 形成 B.導致 引起
C.催生 引發(fā) D.促成 產(chǎn)生
「中公名師解讀」此題答案為C.“經(jīng)濟危機”只能是發(fā)生科技革命的誘因之一,而不可能“形成”、“產(chǎn)生”科技革命,排除A、D.“導致”為貶義詞,放在題干中與語境不符,排除B,故本題答案為C.
例題2: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
我們深知,前進的道路上還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矛盾和問題, 我們對發(fā)展前景充滿信心。 我們已經(jīng)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我們堅定不移地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 一定能夠把中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
A.盡管 但是 一旦 就
B.盡管 哪怕 因為 所以
C.但是 哪怕 即便 也
D.但是 因為 只要 就
「中公名師解讀」此題答案為D.本題可從第二空入手。“開辟社會主義道路”和“形成社會主義理論”是對“我們對發(fā)展前景充滿信心”的原因的闡釋,故第二分句與第一分句之間應為因果關(guān)系,第二空應填“因為”,故本題答案為D.
例題3: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
如今社會上的騙子騙術(shù)不斷升級,為了這些行騙的手段他們可謂是 ,花樣百出,使得老百姓 .因此,為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識和增強辨別能力,政府廣開宣傳渠道是
的大事。
A.殫精竭慮 防不勝防 迫不及待
B.殫精竭慮 談虎色變 迫不及待
C.挖空心思 防不勝防 刻不容緩
D.挖空心思 談虎色變 刻不容緩
「中公名師解讀」此題答案為C.第一空可從詞語的感情色彩來判斷。對社會上的騙子騙術(shù),作者的態(tài)度顯然是否定的,故第一空應填一個偏貶義的詞語,排除A、B.談虎色變:原意是說被虎咬過的人才真知虎的厲害。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就情緒緊張起來,連臉色都變了。防不勝防:形容防備不過來。 對應“花樣百出”,第二空應填“防不勝防”,故本題答案為C.
2、片段閱讀考點集中在主旨觀點、細節(jié)理解、詞句理解等題型。考查了一道推斷下文型題目,是比較有特色的一種題型,這種題型在近年來的考試中已不多見。
例題4:后世學者常常將1917年的“十月革命”和1919年“五四運動”聯(lián)系在一起探究,卻很少有人觀察到幾乎同時發(fā)生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事實上,1919年的中國思想界受到了來自南北兩大社會思潮的夾擊式影響,至少在經(jīng)濟領(lǐng)域,保守的企業(yè)家階層的選擇與甘地的非暴力主張很可參照。
作者寫作這段文字意在指出( )。
A.“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聯(lián)系緊密
B.學者忽視了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對1919年中國思想界的影響
C.“五四運動”前后,保守的企業(yè)家階層的選擇受到甘地主張的影響
D.“五四運動”前后的中國思想界受到了俄國和印度兩大思潮的影響
「中公名師解讀」此題答案為D.作者用“事實上”引出了自己的觀點——“1919年的中國思想界受到了來自南北兩大社會思潮的夾擊式影響”,D項的表述與此一致。
例題5:把核能看成可持續(xù)性資源,可能會很困難。與其他替代能源不同,核能長期為環(huán)境保護主義者所厭惡,主要是因為放射性廢物儲存問題。但是,核反應堆也是高效的電力之源,不排放任何污染氣體,并且,就某些類型的反應堆而言,其設計能夠使廢料減少到最低限度,基本能夠防止反應堆熔毀。
關(guān)于這段文字,以下理解有誤的是( )。
A.核能很難被看成是一種可持續(xù)性資源
B.一些類型的反應堆,基本能防止反應堆熔毀
C.核反應堆不排放任何污染廢料和氣體
D.核反應堆是高效的電力之源,并且某些反應堆的設計已經(jīng)得到改進
「中公名師解讀」此題答案為C.原文說的是核反應堆“不排放任何污染氣體”,并沒有說能不排放“廢料”,并且“某些類型的反應堆”也只能“使廢料減少到最低限度”,故C項說法不正確。
例題6:辛亥革命后,紫禁城舊藏和宮中傳世品大量流失。這時,這些以前在中國本土以外幾乎不為人知、甚至普通中國人自己都不很了解的官窯瓷器才不斷展現(xiàn)于世。因此,當今有些旅游者參觀了幾家外國博物館,見到館藏的一些官窯瓷器,就想當然張冠李戴地誤以為西方歷史上對中國瓷器的崇高評價是針對官窯的,這實在是一個歷史誤會。
這段文字接下來最可能討論( )。
A.中國瓷器出口西方的歷史
B.西方歷史上對中國瓷器的評價
C.官窯瓷器在民間的流傳
D.這個歷史誤會產(chǎn)生的原因
「中公名師解讀」此題答案為A.尾句中的“這實在是一個歷史誤會”指的是西方歷史上對中國瓷器的崇高評價是針對官窯的。按照論述順序,有了“誤會”,當然需要澄清。綜觀四個選項,文段第一句已說明了該誤會產(chǎn)生的原因,排除D.C項“官窯瓷器在民間的流傳”與“西方對中國瓷器的評價是針對官窯的”不相關(guān),排除。A、B兩項相比,A項作為澄清誤會的證明更有力。本題答案為A.
二、數(shù)量關(guān)系
本次廣州考試數(shù)量關(guān)系只有數(shù)學運算這一種題型,放棄了在以往考試中都有的數(shù)字推理,這一變化是緊隨2011年國考變化,說明了命題思路的不斷調(diào)整和變化和國家公務員考試對地方公務員的指導意義。數(shù)學運算以考查基本題型為主,包括行程問題、和差倍比問題、幾何問題、利潤問題、簡單推理問題等,需要具備扎實的數(shù)學基礎(chǔ)知識和快速分析判斷的能力,整體難度中等。
例題1:同住一個小區(qū)的三位同事早上7∶30分同時出門上班,甲自駕車,乙乘坐公交車,丙騎自行車。如果他們的路程相同,甲8∶00到達單位,乙8∶30到達單位,丙8∶15到達單位,則他們的平均速度比是( )。
A.4∶6∶5 B.15∶10∶12
C.12∶8∶9 D.6∶3∶4
「中公名師解讀」此題答案為D.甲用時30分、乙用時60分鐘、丙用時45分鐘,則它們的用時之比為2:4:3,設總路程為12,則顯然易得平均速度之比是6:3:4.此題也可快速定位答案,甲乙所用時間之比是1:2,則平均速度之比是2:1,選項中只有D符合。
例題2:一個瓶子在瓶內(nèi)容積為204cm3(見右圖),瓶口向上正放時,瓶內(nèi)水的高度為14cm,瓶口向下倒放時,剩余部分的高度為3cm,則瓶內(nèi)的水的體積是( )cm3.
A.168 B.178 C.188 D.198
「中公名師解讀」此題答案為A.設水的體積為x,則在上面由圖中,3cm的瓶子空間的容積應是x÷14×3,則x+x÷14×3=204,解得x=168.此題也可快速定位答案,由上面左圖可知,瓶內(nèi)水的體積應是14的倍數(shù),選項中只有A符合。
例題3:右邊這個“金字塔”中每格數(shù)字都是該格所對應的下面兩格數(shù)字之和,如,16是4和12之和。則,問號代表的數(shù)字是( )。
A.7 B.14 C.16.5 D.45
「中公名師解讀」此題答案為A.設問號處數(shù)字是x,則16右邊兩個數(shù)字依次是12+x、x+25;86下面的兩個數(shù)字依次是16+12+x、12+x+x+25,則16+12+x+12+x+x+25=86,解得x=7.
三、判斷推理
本次廣州考試判斷推理部分總題量為30道,選擇了3種題型,包括邏輯判斷、類比推理、圖形推理,每種題型各10道。
(一)判斷推理
判斷推理題量不是很大。題型為常規(guī)題型,涉及可能性推理題和必然性推理題,其中,可能性推理題為9道,必然性推理僅考了1道。從題量構(gòu)成上明顯可以看出,可能性推理是考查的重點。其中,削弱型題目考了5道,前提型題目考了3道,結(jié)論型題目考了1道。
有些題目還是有些難度的,考生要注意準確識別題干論證過程,依據(jù)論證分析的一些技巧解題。
例題1:據(jù)研究,出生時間對犯罪活動有影響。年底出生的人常犯某類罪,年中出生的人常犯罪某類罪。既然人的出生時間不由自己選擇,犯罪人也不應當為自己所犯的罪承擔責任。
以下選項如果為真,能夠最有力地反駁上述推論的是( )。
A.所有的人都僅應當為自己能夠控制的行為承擔責任
B.出生的時間對人的行為傾向有影響,但是否執(zhí)行這一行為,卻是個人選擇的結(jié)果
C.并不是所有在同一個時間段出生的人都會犯同一種類型的罪
D.除出生時間外,家庭和學校教育、社會環(huán)境等都會對個人的行為選擇產(chǎn)生影響
「中公名師解讀」此題答案為B.削弱型題目。題干的推論是“對人的犯罪行為有影響的出生時間不由人選擇,犯罪人不應該為自己所犯的罪承擔責任”。B項則指出出生時間只對人的行為傾向有影響,并不決定其是否實施,嚴重削弱了題干的推論。
A、C兩項對題干的論述無關(guān);D項并不能排除出生時間對犯罪行為的影響,都不能對題干進行削弱。故答案選B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