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申論備考:申論寫作常用論證方法
來源:華圖教育發(fā)布時間:2011-11-04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申論方案論證部分一般屬于議論文體,議論文體離不開論證,因此,公務(wù)員考試考生必須掌握例證說理法、引證說理法、分析說理法、論辯明理法和類比說理法幾種常用的論證方法。為助考生更好地理解這些常用的論證方法,華圖公務(wù)員考試研究中心解讀每一種論證方法并提供了寫作范文供考生參考。本文為引證說理法論證方法的寫作范文。
所謂引證說理是指運用已被實踐證明的科學(xué)原理、定義、定律、眾所周知的常理以及名人名言作為論據(jù)證明論點正確性的方法。如:天下最難寫的字是什么字?
天下最難寫的字是什么?這個問題不難回答,是漢字。魯迅說過漢字是天下最難認、最難寫的文字。不僅外國人把與漢字打交道當(dāng)做“天下第一難”,就連中國人也無一人敢說把漢字認全了寫好了。那么在漢字里最難寫的是什么字呢?有書法家認為是筆畫最多的字,也有書法家認為是筆畫最少的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清朝大學(xué)士李鴻章雖然不是書法大家,但他對寫字卻另有一番高論,認為“天下最難寫的字是自己的名字”;蛟S有人會問:自己的名字怎么是天下最難寫的字?每個人從小開始學(xué)寫字,自己的名字就是“必修課”,由于經(jīng)常寫,必定寫得熟練好看。而且,許多人尤其是那些出人頭地的人,把簽名當(dāng)做一件要事,在寫自己的名字上肯下工夫,千錘百煉,爐火純青,其書法水平堪與舒同、啟功比肩。“文革”時有些工農(nóng)兵出身的領(lǐng)導(dǎo)干部,雖然斗大的字寫不了幾籮筐,但他們在文件材料上書寫自己的尊姓大名卻是高手。有個相聲諷刺某些領(lǐng)導(dǎo)干部除了會認會寫自己的名字外,什么字都不會認不會寫。這雖是文藝創(chuàng)作,但并不脫離現(xiàn)實。如今有些影視明星為了給“追星族”留下自己的芳名,不惜花錢請人專門進行簽名設(shè)計。他們以為人家一看自己龍飛鳳舞的簽名,就會把自己當(dāng)做“文化名人”而佩服得五體投地。
李鴻章為何說“天下最難寫的字是自己的名字”?其實他所說的難,并非難在名字的筆畫字形,而是難在名字的分量太重。分量者,責(zé)任也。李鴻章身為中堂大人,兼任洋務(wù)大臣和直隸總督,是清政府的棟梁。他的名字“姓私”時代表自己,“姓公”時卻代表總督乃至朝廷和皇上,其分量何啻千鈞?他在“賣國條約”上簽字,真是一字億金!他的大名一簽,不僅意味著幾萬萬兩白銀“付之東(西)流”,還意味著主權(quán)喪失、領(lǐng)土分割和民心背離、國家衰亡……可想而知,李鴻章在那些“賣國條約”上簽字時,絕不會“下筆如有神”,而是下筆如有“繩”。
【責(zé)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