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海公務員考試大綱
來源:21世紀人才網 發(fā)布時間:2012-11-19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第二部分 病理學
一.細胞和組織的適應與損傷:細胞與組織的適應,細胞和組織的損傷,凋亡和細胞老化。
二.損傷的修復:再生,纖維性修復,創(chuàng)傷愈合。
三.局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充血和瘀血,出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水腫。
四.炎癥:炎癥的概念、原因、基本病理變化、局部表現和全身反應,急性炎癥和慢性炎癥。
五.腫瘤:腫瘤的概念、形態(tài)、分化、異型性、命名與分類。
六.心血管系統(tǒng):動脈粥樣硬化的基本病理變化和復合性病變,動脈粥樣硬化的病因、發(fā)病機理及對機體的影響,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概念、病變及臨床表現,心肌梗死形態(tài)特點和合并癥,緩進型高血壓的病理變化及對機體的影響,急進型高血壓病的發(fā)生及病變特點,風濕病的基本病變,風濕性心臟病的病變及后果,慢性心瓣膜病的發(fā)生、病理變化及血液動力學改變,冠狀動脈性猝死,心肌炎的類型及病理變化,心肌病的概念及常見的原發(fā)性心肌病。
七.呼吸系統(tǒng)疾。捍笕~性肺炎及小葉性肺炎的病理變化、并發(fā)癥,大葉性肺炎及小葉性肺炎的臨床病理聯系,病毒性肺炎的病變特點,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及肺心病的發(fā)病機理、病理變化及其之間的關系。
八.消化系統(tǒng)疾。合詽儾〉男螒B(tài)特征及常見并發(fā)癥,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變、臨床病理類型及其各型的病理變化,肝硬化的概念、常見類型及形態(tài)特征,門脈性肝硬化的臨床病理聯系,慢性胃炎的類型和病變特點,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發(fā)病機理,原發(fā)性肝癌的大體類型及組織學類型,消化性潰瘍病的病因、發(fā)病機理,胃腸道腫瘤的大體類型和組織學類型,壞死后性肝硬化的病變及其臨床病理聯系。
九.淋巴造血系統(tǒng)疾。夯羝娼鹆馨土龅牟±碜兓徒M織學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分類及常見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臨床特點,淋巴結良性增生、髓系腫瘤的分類及臨床表現。
十.自身免疫性疾病:繼發(fā)性免疫缺陷病的病變特點、病因及發(fā)病機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類型和發(fā)病機制。
十一.泌尿系統(tǒng)疾。耗I小球腎炎的主要病理類型,急、慢性腎盂腎炎的病變特點及臨床病理聯系,腎小球腎炎的概念、分類、基本病理變化、臨床表現,腎盂腎炎的病因和感染途徑,腎和膀胱常見腫瘤的特點,腎小球腎炎病因、發(fā)病機制。
十二.內分泌系統(tǒng)疾。杭谞钕偃轭^狀癌的病理特點,甲狀腺腫的分類、病理變化,甲狀腺腫瘤的組織學類型。
十三.神經系統(tǒng)疾病: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的基本病變,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腦炎的病理變化,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腦炎的病因、發(fā)病機理、臨床病理聯系,常見神經系統(tǒng)腫瘤的形態(tài)特征。
第三部分 藥理學
一.藥物代謝動力學:首過效應,酶誘導與酶抑制,肝腸循環(huán),生物利用度,表現分布容積,一級消除動力學與零級消除動力學,血漿半衰期的概念,藥物被動與主動轉運的特點,類型,影響被動轉運的因素,藥物與血漿蛋白結合的特性與意義,半衰期的臨床意義。
二.藥物效應動力學: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的基本概念,掌握藥物作用的基本類型,藥物作用的選擇性,藥物不良反應、副反應、毒性反應、后遺效應、停藥反應的概念,變態(tài)反應及特異質反應,量效關系曲線,效價強度與效能的概念,藥物的質反應、量反應、半數有效量和半數致死量,治療指數與安全范圍,受體的概念及特性,激動藥、部分激動藥、完全激動藥、拮抗藥、競爭性拮抗藥、非競爭性拮抗藥及pA2值的概念。
三.影響藥物效應的因素:耐受性、耐藥性、藥物依賴性、協(xié)同作用、拮抗作用的概念,年齡和性別、功能和病理狀態(tài)及遺傳因素對藥物作用的影響。
四.傳出神經系統(tǒng)藥理概論:傳出神經系統(tǒng)受體的分類,各型受體激動時的生理效應,傳出神經按遞質的分類,主要遞質(乙酰膽堿和去甲腎上腺素)的生物合成、轉運儲存、釋放與作用消失方式。
五.膽堿受體激動藥與阻斷藥:乙酰膽堿的M及N樣作用、毛果蕓香堿的藥理作用和臨床用途,膽堿受體阻斷藥分類,M膽堿受體阻斷藥阿托品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和山莨菪堿、東莨菪堿的作用特點及臨床應用,除極化型和非除極化型肌松藥的藥理學特點。
六.抗膽堿酯酶藥和膽堿酯酶復活藥:新斯的明的作用、應用及不良反應,有機磷酸酯類中毒機制、中毒癥狀及解救原則,毒扁豆堿對眼的作用,膽堿酯酶復活劑的作用和應用。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