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在线观看视频,很黄很色120秒试看,久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1000部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欧美freesex10一13

祛病健身良藥-- 黃芪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3-05-10

  明年春草綠,王孫歸不歸?這是唐代詩人王維在《送別》詩中的著名詩句,詩中的“王孫”并非指人,而是一味古老的中藥的別名,這就是黃芪。

  黃芪亦名戴糝、戴椹、百本、箭芪、百藥綿、二人抬等。相傳古時有一位善良的老人,姓戴名糝,善針灸術,為人厚道,待人謙和,一生樂于救助他人,后因救墜崖兒童而獻身。老人形瘦,面肌淡黃,人們以尊老之稱而敬呼之“黃耆”,老人去世后,人們?yōu)榧o念他,便將老人墓旁生長的一種味甜,具有補中益氣、止汗、利水消腫、除毒生肌作用的草藥稱為“黃芪”,并用它救治了很多病人,在民間廣為流傳應用。

  黃芪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古代寫作黃耆。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釋其名曰:“耆,長也。黃耆色黃,為補藥之長,故名。”它來源于豆科植物黃芪或內蒙黃芪的干燥根。黃芪性味甘、微溫,歸脾、肺經(jīng),為補氣要藥。臨床應用時習慣分為生用、蜜炙、麩皮拌炒3種,其藥效各有不同,生黃芪多用于固表、托瘡、利水等;蜜炙黃芪多用于補中益氣;炒黃芪多用于益氣健脾。

  中醫(yī)認為,黃芪能補一身之氣,兼有升陽,固表止汗,排膿生肌,利水消腫,安胎益血的作用。對于貧血、浮腫、體虛多汗、胎動不安、子宮脫垂、氣血兩虧、陰虛不足等都有卓著的療效。單取黃芪泡水飲用,可治身體困倦,無力,氣短。胡適先生中年以后,漸感疲憊不堪,力不從心,便常用黃芪泡水代茶飲用。特別是在講課之前,總要先呷幾口黃芪水,以致精力倍增,講起話來聲如洪鐘,滔滔不絕。

  古人不僅善用黃芪治療疾病,而且善用黃芪補益身體。黃芪不僅是醫(yī)療中的常用中藥,而且也是經(jīng)濟實惠的滋補品和調味品,可用于煲肉、泡酒、做菜、調味、去腥。民間常用黃芪煨大棗,黃芪燉母雞,黃芪煮黑豆,則更是美味佳肴,補益上品。其營養(yǎng)豐富,既補身體,又別有風味,為產(chǎn)婦、老弱、病后體虛者的上好補品。常服可令人精神煥發(fā),體質增強,榮顏潤膚,延年益壽。

  需要明確的是,雖然黃芪是一味很好的強壯補益藥,一般無明顯的不良反應。但它是一種溫補性藥物,補氣升陽,易于助火,又能止汗,所以凡有感冒發(fā)熱、胸腹?jié)M悶等癥者,不宜服用黃芪;如患有肺結核病的人,有發(fā)熱、口干唇燥、咯血等癥狀者,不宜單獨服用黃芪;癰疽初起或潰后熱毒尚盛等證,均不宜服用黃芪。此外,有研究表明黃芪可使染色體畸變率和細胞微核率明顯增高,故孕婦不宜長期大量應用。

  以黃芪為主藥的方藥幾例

  當歸補血湯

  方藥:黃芪50克,當歸10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補氣生血。

  歸脾湯

  方藥:黃芪、龍眼肉、茯神、炒棗仁各9克,白術、人參各6克,木香、炙甘草、遠志、當歸各3克,生姜3片,大棗3枚。

  用法:水煎服。

  功能:可治多種出血性疾病,屬心脾兩虛,脾不統(tǒng)血之證。

  補中益氣湯

  方藥:柴胡、黃芪、陳皮、當歸、灸麻黃各6克,黨參、白術、阿膠、紫草各10克,大棗10枚,仙鶴草20克,甘草8克。

  用法:水煎,飯前或者空腹溫服。

  功能:升陽補中,益氣合陰?芍委熯^敏性鼻炎、消除疲勞、補益脾胃等。

  玉屏風散

  方藥:黃芪300克,防風、白術各100克。

  用法:研成細面,日服2次,每次15克,吞服。

  功能:固表止汗,用于體虛自汗,容易傷風等癥。

  補陽還五湯

  方藥:生黃芪60克,當歸尾、赤芍各6克,川芎、桃仁、紅花、地龍各3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補氣活血,祛淤通絡。用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語不利或截癱、下肢痿廢、便干尿頻及尿失禁者。本方可用于中風后遺癥、腦血栓形成及小兒麻痹后遺癥等。

糾錯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wǎng)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wǎng)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wǎng)發(fā)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wǎng)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wǎng)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