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桂花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3-05-27
【出處】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
【拼音名】Shān Guì Huā
【別名】西南遠志(《廣西植物名錄》)。
【來源】遠志科植物長毛遠志的根、葉或樹皮。
【原形態(tài)】灌木或小喬木,高1~4米。樹皮灰綠色。單葉互生,多集于小枝先瑞;近革質(zhì);葉片橢圓形、橢圓狀披針形至倒披針形,長5~10厘米,寬1.5~2.5厘米,上面綠色或帶紫色,下面白綠色,全緣?偁罨ㄐ騿紊谛≈敹说娜~腋里,2~5個成簇;花黃色,或先端帶紫色,長12~20毫米:花萼2輪,外輪3,極小,內(nèi)輪2,花瓣狀;花瓣3中間龍骨瓣的背面頂部有二囊狀附屬物,兩側(cè)花瓣2/3部分與花絲鞘貼生;雄蕊3,花蝗下部3/4合生成鞘。蒴果橢圓狀倒卵形,長1O~14毫米。種子2,有淡棕色長柔毛。
【生境分布】生于向陽山坡的灌木叢中。分布四川、湖北;湖南、廣西等地。
【性味】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味微甘澀,性溫。
【功能主治】①《廣西藥植名錄》:樹皮:滋補強壯,舒筋散血。治跌打損傷。
、嗄洗ā冻S弥胁菟幨謨浴罚焊⑷~:活血解毒。治乳癰。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外用:搗敷。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