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崗稔
來源:職業(yè)培訓教育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3-05-27
【拼音名】Shān Gǎnɡ Rěn
【別名】山稔、山桃稔、山稔木
【來源】藥材基源:為桃金娘科植物華夏子楝樹的根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ecaspermum esquirolii (Levl.)Chang et Miau[Eugenia esquirolii Levl.]采收和儲藏:秋季挖根,洗凈,切片,曬干。葉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灌木。嫩枝纖細,圓柱形,被灰色柔毛;老枝褐色,無毛。葉對生;葉柄長3-5mm;葉片薄革質(zhì),橢圓形或卵狀長圓形,有時為披針形,長4-7cm,寬2-3cm,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或略圓,兩面均有多數(shù)細小的腺點,干后上面灰褐色,下面淺褐色;側(cè)脈約12對,兩面均不明顯;橐干鷨位ɑ4-6朵排成聚傘花序;花梗長7-10mm,被短柔毛;苞片長圓形,小苞片針形;花白色,直徑約1cm;萼管被毛,萼片4,闊卵形,先端圓;花瓣4,卵形,無毛;雄蕊比花瓣略長,花絲紅色,無毛;花柱比雄蕊短。漿果球形,直徑約4mm.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的灌木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廣東、廣西、貴州等地。
【炮制】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洗凈,根潤透,切厚片,干燥。 貯干燥容器內(nèi),置通風干燥處。
【性味】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解毒利濕;活血調(diào)經(jīng)。主痢疾;肝炎;胃痛;腰肌勞損;風濕痹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
【用法用量】內(nèi)服: 煎湯,3-9g.外用:適量,煎湯洗。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