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參 2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3-05-27
【歌訣】苦參味苦,癰腫瘡疥,下血腸風,眉脫赤癩↑①。
【譯注】苦參味苦,性寒,苦能燥濕,寒可清熱,故有清熱除濕、解毒殺蟲的作用。治癰腫和濕瘡疥癬、陰癢陰腫,以及腸中有風邪濕熱引起的大便下血、下痢等癥。此外,亦可治眉毛脫落、臉色發(fā)紅的麻風病。
本品還有利尿作用,使?jié)駸岵⌒皬男”闩懦觯糜谥委燑S疸、淋痛等濕熱病證。
注:①癩(lài):音賴,是一種皮膚病。這里的“眉脫赤癩”即指麻風。
【應用】用治癰腫濕瘡,多與蒲公英、蒼術、黃柏等同用;若治疥癬麻風,又常與白鮮皮、防風、生首烏、大風子等同用;若治外陰濕疹瘙癢,多與蛇床子、地膚子、黃柏、蒼術、白礬等藥配伍,煎湯外洗,亦可與白鮮皮、龍膽草、澤瀉、黃柏、蒼術等煎湯內服。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用治大腸風邪濕熱蘊結所致的大便下血,多與生地、地榆、槐花、防風炭等同用;若治濕熱下痢,又常與木香、黃連、白頭翁等清熱涼血燥濕止痢藥同用。此外,與白鮮皮、茵陳、山梔等同用,可治濕熱黃疸;與車前子、滑石、木通、牛膝、黃柏同用能療濕熱蘊結的尿赤澀痛。
【用量用法】5~10g.外用(煎湯浸洗或研末外敷)視患處大小定量。
【使用注意】本品反藜蘆,不能同用。脾胃虛寒者忌用。
【現(xiàn)代研究】本品含苦參堿、羥基苦參堿、異苦參堿等多種生物堿。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對陰道滴蟲、阿米巴原蟲有殺滅作用,對結核桿菌、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多種皮膚真菌也有抑制作用,并有利尿、抗感染、抗過敏、鎮(zhèn)靜、祛痰、抗腫瘤等作用。
【附方】
1.消風散見荊芥條。用于風疹瘙癢或濕瘡腫痛。
2.苦參地黃丸苦參、地黃,用于腸風便后下血。
3.當歸貝母苦參丸當歸、貝母、苦參,用于妊娠小便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