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皮(桑白皮)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3-05-28
【歌訣】桑皮甘辛,止嗽定喘,瀉肺火邪,其功不淺。
【譯注】桑白皮味甘辛,性寒。善瀉肺部熱邪,有止咳平喘的作用。因此,對肺熱的咳嗽氣喘,功效很好。
此外,本品甘寒肅降肺氣、通調(diào)水道,還有利小便、退水腫的作用,可用于小便不利的水腫。
【應用】用治小兒肺熱氣急喘嗽證,可與地骨皮、甘草同用。用治肺氣壅實之水飲停肺、脹滿喘急,可與麻黃、桂枝、杏仁、細辛、干姜等同用。用治全身肌膚浮腫,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小便不利,可與茯苓皮、大腹皮等同用。
【用量用法】5~10g,煎服。行水宜生用,平喘止嗽宜炙用。
【使用注意】肺虛無火、小便利及肺寒咳嗽不宜用。
【現(xiàn)代研究】本品含多種黃酮衍生物、傘形花酯、東莨菪素、類似乙酰膽堿的降壓成分及桑皮呋喃A等。有利尿降壓及鎮(zhèn)靜、安定、抗驚厥、鎮(zhèn)痛、降溫作用;還能興奮兔離體腸和子宮、抑菌、抗艾滋病病毒、抗癌。
【附方】
1.瀉白散桑白皮、地骨皮、粳米、甘草,用于小兒肺熱喘急咳嗽。
2.五皮飲桑白皮、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陳皮,用于肌膚浮腫、小便不利。
【按】桑白皮與葶藶子均能瀉肺平喘、利水消腫,治肺熱及肺中水氣、痰飲咳喘及水腫。但桑白皮藥性較緩,長于清肺熱、降肺火;葶藶子力峻,重在瀉肺中水氣,痰涎,利水作用也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