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翁 2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發(fā)布時間:2013-05-28
【歌訣】白頭翁寒,散癥逐血,癭疬瘧?zhàn),止痛百?jié)↑①。
【譯注】白頭翁味苦,性寒?嗪鍩,有消癥瘕、逐瘀血的作用,可治頸項的癭瘤和瘰疬,及先熱后寒、熱多寒少的“溫瘧”,并止疝氣腹痛和關節(jié)痛。
本品主要功能是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為治熱毒赤痢的要藥。又治婦女陰癢帶下。
注:①百節(jié):在這里指周身關節(jié)而言。
【應用】用于熱痢下重或熱毒血痢,以之配伍黃連、黃柏、秦皮,F代研究認為白頭翁治療阿米巴痢疾也有良好效果。
【用量用法】3~12g.若單用,30g濃煎服之;或30~60g,制成100ml煎液,保留灌腸。
【使用注意】虛寒瀉痢忌服。
【現代研究】本品含原白頭翁素、皂甙等。有明顯的抗菌作用,能抗阿米巴原蟲及殺滅陰道滴蟲。本品還有一定的鎮(zhèn)靜、鎮(zhèn)痛及強心作用,其地上部分有強心作用。
【附方】
白頭翁湯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用于濕熱瀉痢,熱毒血痢。
【不良反應】使用鮮白頭翁全草搗爛后原白頭翁素滲出對皮膚黏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接觸眼部可引起流淚;吸入可引起噴嚏、咳嗽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內服引起流涎、胃腸炎癥、腎炎、血尿、心衰及呼吸衰竭而死亡。干燥久貯則局部刺激作用大為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