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EMBA開辦至今,已經有10余年,而這10年,EMBA發(fā)展熱潮一年高過一年。但這一切,隨著國家政策的調整,在2014年悄然發(fā)生了改變,其中,過度依靠政府公費學員成發(fā)展瓶頸。
幾大商學院報名人數驟減
與前些年的學費飆漲不同,今年的EMBA市場并沒有出現(xiàn)扎堆漲價的局面。恰恰相反,往日踏破門檻擠不進的諸多高校EMBA項目,如今卻遭遇了招生滑鐵盧。
當然,這一現(xiàn)象的發(fā)生并非偶然。除了經濟不景氣等大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外,今年以來政府職能部門和大型國企大量減少了高端培訓計劃,也直接導致很多吃慣了“官飯”的EMBA項目招生人數驟減。以清華為例,其上一年政府和國企學員比例高達40%以上,其受到的沖擊可見一斑。
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雖然也有數所高校已經拿到了漲價批文,但硬是“沒敢漲”。因為公費報讀的學員變少了,市場從藍海瞬間變成了紅海,市場競爭的殘酷一面突至,讓很多EMBA院校措手不及。
自費學員成優(yōu)勢
在這以前,圈子里比拼的多是誰簽約的國企培訓項目更多,政府培訓項目更大,這類合作能夠為學院帶來更加穩(wěn)定的生源。而如今,反而是自費學員占比高的EMBA項目活的更自在。此輪寒潮,基本上沒有對這些EMBA項目帶來什么負面影響。
以西安交大EMBA為例,其上海班自費學員比例一度曾高達80%,這樣的自費生比例在業(yè)內堪稱罕見,就算是國家全面禁止公費學習,恐怕也不會對其造成太大影響。
事實上,自費學員比例高的項目,一般會比較“實在”。畢竟是花了真金白銀來上課,學不到東西學員們可是不愿意的,這與公派學習的心態(tài)完全不同。
同時,學員的高要求,也是EMBA項目不斷進取的壓力和動力。課程不合格是絕對站不住腳的。時至今日,西安交大EMBA上海班是為數不多還能在上海正常開班的外地EMBA院校。甚至北大、清華這些中國最頂尖高校的EMBA項目也未能做到。
“他們(指西安交大上海班)也肯定想招一些政府學員,但是強龍不壓地頭蛇,上海本地EMBA項目太多。不過能靠自費學員活下來也算本事,說明他們做的更好。”一位上海本地EMBA項目的招生負責人如此評價西安交大EMBA這個競爭對手。
可以看到,自費學員雖然誘人,但也不是誰都能有的,不下苦功夫,不做好服務,就只能在一輪輪突如其來的暴風雨中如坐針氈。
EMBA不應過度依靠公費
事實上,早些年就有不少業(yè)內有識之士呼吁EMBA回歸教育本質,而不是作為企業(yè)發(fā)給員工的福利,甚至鍍金交友的工具和平臺。
在此之前,公費求學的學員比例過高是多數EMBA院校存在的問題。EMBA,中文翻譯為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主要面對企業(yè)中高級管理者所開展的碩士學位項目。正常情況下,報讀EMBA的學員多是在工作中遇到困局,或者為了獲得更好的職業(yè)發(fā)展。他們目的性明確,知道自身的短板,從而有針對性的選擇學習。這與以獲取理論知識為目的大學教育、普通碩士研究生教育完全不同。因此,報讀EMBA的學員理應自費學員更多。
EMBA過度依靠公費,短期可能帶來更顯穩(wěn)定的發(fā)展環(huán)境。但長期來看,依靠公費并不利于EMBA的長遠健康發(fā)展。
雖然現(xiàn)狀仍不讓人滿意,但是一些EMBA項目的勇敢嘗試還是讓人眼前一亮。西安交大EMBA的成功,恰也說明了全身心的投身市場并非死路一條。孤身挺入上海的西安交大EMBA都能活的很好,那些本身就有地緣優(yōu)勢的本土院校,有什么好怕的呢?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