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高考方案出臺,靠譜與否誰說了算?
今天上午,廣東省異地高考政策正式向社會公布,廣東從2013年開始分步實施隨遷子女就地升學(xué)考試,2014年起符合條件的考生可在廣東借考,2016年起可在廣東參加錄取。作為異地高考的重要配套政策,各地市異地中考政策將于明年3月底前出臺。(羊城晚報12月29日)
備受爭議的北京、廣州等地相繼出臺異地高考方案,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民心所向,也是一國在城市化進程中逐漸顯露出自信與成熟的表現(xiàn)。面對舉步維艱的異地高考方案,有人認為僅僅是地方政府的權(quán)宜之計,是礙于大限將至不得已出臺的“不靠譜”政策,這種說法是否屬實,筆者無從知曉。異地高考方案的出臺,的的確確堪比一位母親的生育史,從最初的醞釀,到之后的陣痛,再到最后的生產(chǎn),幾乎是與城市化進程的腳步齊頭并進。在為異地高考發(fā)聲時,我們往往選擇同情弱者,也就是舉家進駐城市的外來務(wù)工人員,站在道德制高點批判既得利益者,也就是享有更多更好資源進入高等學(xué)府深造的當(dāng)?shù)乜忌议L以及政策制定者。其中,政策制定者是最飽受爭議的一群人,其兼具的雙重身份——既是游戲的制定者,同時又是游戲的參與者,往往成為外地考生家長批判的焦點所在。
相關(guān)閱讀:
(責(zé)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wǎng)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quán)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zhǔ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