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只有當學生干部才能培養(yǎng)領導力
“只有當學生干部才能培養(yǎng)領導力嗎?”在前不久由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和鄭州市教育局主辦的第一屆亞太青年領袖大會上,美國青少年領導力開發(fā)的創(chuàng)新專家、互動式示范教學實踐的培訓大師凱瑟琳·科對此給出了否定答案。
在這場會聚了17個國家,近百所國內外知名學校400余名學生和教師參與的國際交流平臺上,承辦方鄭州九中的學生會成員負責了會議的一些組織工作,但這些學生加在一起也不過數(shù)十人,和該校上千的學生數(shù)量比起來不過是“一小撮”。而這就是不少人眼中所謂的中學生“領導力”。
凱瑟琳·科建議大家轉變思路來看待這個問題。領導力可以和更多的學生有關。凱瑟琳·科說,這一轉變的關鍵在于“以服務作為培養(yǎng)學生領導力的一種方式”,再通俗一點說,在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把自己學到的知識變成實際行動來服務社會,那么,非學生干部的那些絕大多數(shù)學生也有了培養(yǎng)自己領導力的機會。
澳大利亞的領導力課程也已被該國列入學生的必修課。在大會上,澳大利亞中學校長協(xié)會會長ShereeVertigan向中國教育界人士分享了這一信息,她還說,“之所以我們要開展中學生領導力課程,是因為我們可以讓學生們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不僅僅在學術方面,在課外活動方面也是這樣。”
事實上,就連中國家長普遍關心的學習成績問題,也能得益于領導力的培養(yǎng)。用凱瑟琳·科的話說,“領導力和學生學習就像兩個焊接在一起的東西,不可分割。”
原因很簡單,學習和領導力都需要有創(chuàng)造力的思考過程,學生如果關注社會的焦點問題,比如環(huán)境污染和身體健康等,那么他們會更積極主動地參與。這一點已經(jīng)引起了很多國家的重視,以新加坡為例,新加坡教育部也在積極拓展領導力的課程。
從某種程度上說,領導力開發(fā)正是培養(yǎng)學生們一種主動學習、主動思考的能力,而這和中國教育界當下推崇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模式十分契合。
凱瑟琳·科舉了個例子,比如科學課的老師,他希望學生能將自己所學的學術知識和現(xiàn)實的應用結合在一起。老師針對六年級的學生出了這么一道題,“怎樣把社區(qū)的地溝油變成有機燃料”。這要求學生既懂得嚴密的方程式,能夠把地溝油變成有機的燃燒用油,又懂得和社區(qū)里的人去打交道,前者需要學生去學化學,后者則要求他們去實地調研,并和普通民眾溝通。
(責任編輯:盧雁明)
分享“并非只有當學生干部才能培養(yǎng)領導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