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家長:以大朋友身份陪伴在孩子身邊
眼下,高三生大都已在學校老師的專業(yè)指導下,適應了高三的生活節(jié)奏,正在為上半學年的又一次“大考”——期中考試做著準備。然而一部分考爸、考媽卻始終沒有找好自己的角色定位。相關人士建議,考生父母要改變以往高高在上的家長架勢,學著放下身段,以“大朋友”的身份陪伴在孩子身邊。
調(diào)整心態(tài),轉變角色
“我這閨女以前大大咧咧就像個假小子,可一上高三就變得特敏感,F(xiàn)在我和她爸爸說話得特注意,稍微說重些,她就躲起來抹眼淚。”考媽張女士覺得女兒突然變得特別脆弱,不禁事兒。孩子月考有兩個科目成績不太理想,她多責問了兩句,女兒就眼圈泛紅,之后就關起門不再和她交流了。“我多問問也是關心她,想搞清楚問題出在哪兒,看看能怎么幫她一把。”張女士無奈地說。
記者從部分中學老師處了解到,高三階段,由于課業(yè)和心理壓力明顯增大,不少考生會表現(xiàn)得焦慮、脆弱。遇到這種情形,父母要給予孩子包容、理解和及時的寬慰,如果以強硬態(tài)度應對,很可能會在不經(jīng)意間使孩子與自己越來越疏遠。
考生父母確實很不容易。在外有工作要忙,回家后除了要打理日常的飲食起居,還要關注孩子各科學業(yè)的完成情況,多種角色下,如果心態(tài)轉換不好,往往會事與愿違。北京市第166中學心理老師張瑤表示,大多數(shù)考生現(xiàn)在還是未成年人,在多重壓力作用下出現(xiàn)情感脆弱的表現(xiàn)不足為奇。這個階段,父母要承擔起孩子心靈守護者的重要角色。親子間順暢、和諧的溝通,是各類問題得以解決的基礎條件。因此,父母要平和地陪伴在孩子身邊,學會以“大朋友”的身份傾聽孩子的苦衷和訴求,了解孩子的情況,清楚問題出在哪里,在找到明確的“糾偏”方向后,幫孩子盡快脫困。
(責任編輯:盧雁明)
分享“高考家長:以大朋友身份陪伴在孩子身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