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在线观看视频,很黄很色120秒试看,久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1000部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欧美freesex10一13

高二歷史:《新中國的科技成就》選擇題

2017-01-16 15:18:03 來源:高考幫

   小編為您整理了高二歷史知識點,方便廣大網(wǎng)友查閱!希望各位同學,能從中得到想要的知識。

  一、選擇題

  1.20 世紀 60 年代,中國在世界上最有影響的科技成就是 A.“東方紅 1 號”送入太空 B.秈型雜交水稻 C.核武器研制成功 D.“銀河-I”型機問世

  2.下列各項屬于原子能的和平開發(fā)利用的是 A.1964 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B.打破了美國和蘇聯(lián)的核壟斷 C.加強了中國的國防力量 D.我國相繼建成了秦山核電站和大 亞灣核電站

  3.我國下列科技成就,在當時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的是 A.仿制近程導彈成功 B.成功爆炸了原子彈 C.“第二次綠色革命” D.“神舟”五號飛船升空 4.在國際上被當作中國繼四大發(fā)明之后的第五大發(fā)明是 A.原子彈 B.人造地球衛(wèi)星 C.載人航天 D.雜交水稻

  5.順應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潮流,我國在哪些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①原子能技術 ② 航天技術 ③生物技術 ④計算機技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我國跨入高性能巨型計算機研制技術世界先進行列的標志是 A.返回式遙感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 B.“銀河-I”型機問世 C.“神舟”號宇宙飛船發(fā)射成功 “銀河-Ⅲ”機誕生 D.

  7.美國經(jīng)濟學家唐帕爾伯格曾說: “他正引導我們走向一個豐衣足食的世界” “他” 。 是誰? A.袁隆平 B.錢學森 C.鄧稼先 D.趙盅堯

  8.我國“863 計劃”名稱的由來是 A.3 位科學家倡議、86 位科學家簽名 B.以幾位科學家聯(lián)名上書時間命名 C.3 項主題項目、86 項分支項目 D.8 個技術領域、6 個主題項目、3 個計劃

  9.號稱新中國科技發(fā)展史上第二個光輝里程碑的是 A.“兩彈一星”的研發(fā) B.雜交水稻的創(chuàng)制 C.“銀河-Ⅲ”計算機的研制 “神舟”五號飛船升空 D.

  10.楊利偉能實現(xiàn)飛天壯舉的原因包括 ①科技工作者的付出 ②航天人員的崇高品質(zhì) ③綜 合國力作保證 ④國際幫助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能夠取得舉世矚目的科技成就的最主要原因是 A.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B.國際上的幫助 C.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 D.有較好的科研基礎

  12、建國后,科學技術獲得迅速發(fā)展的原因,不包括 A、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 B、科技工作者的艱辛努力 C、工人、農(nóng)民的大力支持 D、美國的慷慨援助

  13、我國獨立自主發(fā)展航天技術取得的第一項重大成就是 A、生產(chǎn)出第一架噴氣式飛機 B、向太平洋預定海域發(fā)射運載火箭成功 c、“東方紅-1”號發(fā)射成功 D、同步實驗通訊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

  14、建國以后我國科學技術取得顯著成就的原因是①人民政府十分重視科技工作②廣大科技 工作者的共同努力③發(fā)展科技工作的戰(zhàn)略規(guī)劃④一些海外的優(yōu)秀科學家回國投身社會 主義建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我國下列科技成就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是①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②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③ 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④銀河-I 計算機研制成功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16、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能夠取得舉世矚目的科技成就最主要是因為 A、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積極努力 B、國際上的幫助 C、黨和政府的全力支持的優(yōu)越性 D、有較好的科研基礎

  17、20 世紀 60 年代,我國科技事業(yè)的成就是①“東方紅-1”號人造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②原子 彈爆炸成功③導彈核武器試驗成功④氫彈爆炸成功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我國下列科技成就,在當時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的是 A、研制氫彈成功 B、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彈 c、“東方魔稻” D、“神舟”五號宇宙飛船發(fā)射成功

  19、標志著中國進入太空新時代的是 A、中近程運載火箭發(fā)射成功 B、“東方紅-1”號人造衛(wèi)星升空 c、返回式遙感衛(wèi)星的發(fā)射 D、“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fā)射成功

  (責任編輯:李江濤)

分享“高二歷史:《新中國的科技成就》選擇題”到:

58.4K

網(wǎng)站地圖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