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訓練題
歷史,或簡稱史,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詮釋和研究。育路網為大家推薦了高一歷史下冊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同步訓練題,請大家仔細閱讀,希望你喜歡。
一、單項選擇題
1.最早把西方生活方式移植到中國來的是( )
A.洋務派 B.留學生
C.傳教士 D.租借里的西方人
2.城市近代化的基礎設施包括( )
、賹掗煹鸟R路 ②地下水道 ③自來水供應 ④電燈照明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近代中國,城市近代化的基礎設施逐步興起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方列強入侵 B.近代工商業(yè)的發(fā)展
C.租借地的出現 D.通商口岸的開辟
4.中國城市近代化的基礎設施最早出現于( )
A.內陸地區(qū) B.沿海地區(qū) C.通商口岸 D.長江沿岸
5.我國最早主張“斷發(fā)易服”的是( )
A.洋務派 B.維新派 C.資產階級革命派 D.無產階級
6.下列移風易俗的社會現象帶有民主色彩的是( )
、贁喟l(fā)易服 ②改革傳統婚姻制度
、蹚U止纏足 ④“先生”“同志”取代“老爺”“大人”的稱呼
、莩晕鞑统蔀橐环N時尚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7.近代中國,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化最為微弱的地區(qū)是( )
A.沿海城市 B.內陸城市 C.廣大農村 D.通商口岸
8.1987年以后,政府發(fā)動“菜籃子工程”的目的是( )
A.促進農村蔬菜生產 B.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
C.進一步提高飲食水平 D.促進城鎮(zhèn)居民的消費
9.改革開放以前,中國人的著裝特點是( )
①色調單一,以灰藍為主 ②款式單一
、勰贻p男士以穿西裝為時髦 ④年輕女士以穿旗袍為時尚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1995年國家在城鎮(zhèn)啟動“安居工程”的目的是( )
A.提高人均住宅面積
B.讓中低收入的職工買到合適住房
C.創(chuàng)建環(huán)境優(yōu)美的舒適住房
D.刺激消費,回收資金
11.1950年,政府制定《婚姻法》的重要意義是( )
、龠@是解放婦女,移風易俗的一項重大舉措
、趯е聨浊陙碇袊鐣彝ド畹闹卮笞兓
③廢除了包辦婚姻、男尊女卑的封建婚姻制度
、芡苿恿酥袊鐣拿鞯陌l(fā)展進程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
1.結合事實說明近代中國社會生活和風俗習慣變遷的特點。
2.什么是“菜籃子工程”和“安居工程”?這兩個工程說明了什么?
3.根據自己家庭20年來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變化,寫一篇反映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小論文。要求:800—1000字,材料豐富,觀點明確。
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D 2.D 3.B 4.C 5.B 6.C 7.C 8.C 9.A 10.B 11.D
二、非選擇題
1.⑴西方的生活方式被移植到中國:西式洋樓、餐館、轎車在租界里出現;城市近代化的基礎設施在通商口岸和商埠逐步興起;人們開始穿西裝;西餐館、面包房、咖啡店以及煙、酒、糖和飲料傳入中國。⑵風俗習慣的變化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影響:出現“斷發(fā)易服”“廢止纏足”,改革傳統婚姻制度的新現象;社交禮儀逐漸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使用“先生”“同志”等稱呼;增添了國慶、元旦等新節(jié)日。⑶社會生活和風俗習慣的改變不平衡:廣大農村仍然出在落后封閉的狀態(tài),傳統的風俗習慣堅若磐石。
2.(1)“菜籃子工程”是改革開放以后在中國人民基本解決了溫飽的基礎上,政府為了進一步提高人民的飲食水平而于1987年發(fā)動的。“安居工程”是在改革開放以后人民的住房得到空前改善的情況下,為了使中低收入的職工能以成本價買到合適住房,國家于1995年在城鎮(zhèn)啟動的。(2)這兩個工程充分說明了黨和政府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執(zhí)政為民”、“共同富裕”的工作宗旨,同時也說明了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
3.答案略
(責任編輯:張新革)
- 1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2高鐵乘務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3互聯網金融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4酒店管理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5學前教育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6國際郵輪乘務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7廣播電視編導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8動漫設計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9大數據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10視覺傳達設計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高考就業(yè)率最高的十大專業(yè)排行
分享“高一歷史: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訓練題”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