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飛機上遇到一位女士。她去年本想考自己喜歡的研究生,結果失敗,卻出乎意料地遇了一份不錯的工作。今年是考還是不考?她害怕考了又考不上,浪費時間;但是不考又不安心,已經糾結半年了。
我問她,去年你每天花多少時間學習?
她說我去年每天大概4個小時,學了3個月,考前一周突擊了一下,就差3分。
我又問她,現(xiàn)在你每天煩這件事情大概花你多少時間?
她說從過年到現(xiàn)在(6個月)每天都在想,上班下班都想,煩死了。
花時間來郁悶,是等待成本;〞r間來嘗試,是穿越成本。這位女生花來郁悶的時間,如果是每天5小時(上班下班都在想),一共6個月,那就是9000小時。而去年她差3分就過的考研,每天用4小時,3個月,考前突擊一周(算每天20小時),成本計算如下:
穿越成本:(4h × 3 × 30)+(20h× 7)= 3740 h
等待成本:5h× 6 × 30 = 9000 h
等待成本幾乎是穿越成本的2.39倍!
在這個故事里面,這個人陷入一個這樣的心智模式:越等待,越沒有時間和信心;越沒有時間和信心,就越不敢考研。這個人會在今年考研前比較終放棄,在新的一年,等待的焦慮會繼續(xù)消磨這個人的信心和能力,一直到她終有一天完全放棄為止。
當一個人等待與拖延的成本遠遠高于他真正開始行動所需要的成本,他就會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動的怪圈。我把這個模式稱為:“等死模式”。
我在一個聚會中間談到了等死模式。聽完我這個故事,我的一個朋友走出去,十分鐘后滿臉喜色地回來告訴我們,YEAH!成了!
什么成了?原來這幾天,她一直在糾結自己是不是該給一個大客戶打電話。這個客戶是她的一個重要資源:如果打了,她擔心人家覺得自己公司剛創(chuàng)業(yè),對自己印象減分;如果不打,這個單子肯定就沒有下文了。比這個更加糾結的是,她已經為這個事情頭痛了一星期,開始失眠,和家人發(fā)脾氣,面對客戶越來越沒有信心了。
她聽完故事,迅速計算了一下自己的等待成本和穿越成本:
等待成本 穿越成本
身心俱疲 身心愉快,早死早超生
拿不到單 還有成功的可能
影響自己其他業(yè)務 實在不成功,集中精力應付新的單子
與其在等死模式中消耗自己的心力與體力,還不如去試一試!她走到洗手間,心跳加速,打通電話,驚喜地聽到對面的客戶爽快地答應自己,對方還開玩笑責怪她說:為什么現(xiàn)在才說,還以為你找別人了呢。
一旦你陷入了等死模式,比較好的選擇就是行動起來,進入穿越模式!穿越也許會有短期痛苦,但是等死往往會帶來更大的永久損失。《戰(zhàn)勝拖拉》的作者尼爾。菲奧里在書中寫道:
“我們真正的痛苦,來自于因耽誤而產生的持續(xù)的焦慮,來自于因比較后時刻所完成項目質量之低劣而產生的負罪感,還來自于因為失去人生中許多機會而產生的深深的悔恨。”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wǎng)",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6
2010.07
在研究生準入門檻降低、本科生就業(yè)艱難的情況下,考研成了大學畢業(yè)生的一個集體性出路,“就業(yè)......
16
2010.07
第一,報考條件不符合,盲目報考,竹籃打水一場空! ∮行┩瑢W根本就不符合報考研究生的條件,也開始......
16
2010.07
回首一年考研路,經歷了選擇是否考研和選擇專業(yè)的迷茫,泡館靜坐的枯燥,心情郁悶時的低迷,進入考場......
16
2010.07
“不知不覺,我已經是大三的學生了。不久的將來我即將面臨畢業(yè),但我卻不知道今后的道路該怎樣......
16
2010.07
“不知不覺,我已經是大三的學生了。不久的將來我即將面臨畢業(yè),但我卻不知道今后的道路該怎樣......
16
2010.07
七月,伴隨著暑假的來臨,大家進入到了愉快悠閑的假期生活,但是,對于考研的同學們來說,這個假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