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學考點復習:第六章
來源:網(wǎng)絡發(fā)布時間:2010-02-22
第六章 課程
1、制約課程的主要因素:社會、知識、兒童
2、課程目標的依據(jù)
①對學生的研究;、趯ι鐣难芯浚弧、蹖W科的研究。
3、教學計劃的構成。
教學計劃主要由教學計劃設計的指導思想、培養(yǎng)目標、課程設置及其說明、課時安排、課程開設順序和時間分配、考試考查制度和實施要求幾部分所構成。
4、課程實施的結構。
①安排課程表。
②分析教學任務;
③研究學生的學習特點;
④選擇并確定教學模式;
⑤規(guī)劃教學單元和課;
⑥組織教學活動;
⑦評價教學活動的過程與結果。
5、安排課程表應遵循的原則:整體性原則、遷移性原則、生理適宜原則。
6、分析教學任務包括三個方面:
①學生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②學生所要形成和發(fā)展的智力、體力和能力。
③學生所要養(yǎng)成的情感、態(tài)度、品德和個性心理品質。
7、學生的學習特點有哪些?它受哪三個方面因素的影響?
獨特性、穩(wěn)定性、發(fā)展性、靈活性
①基礎因素;
②內(nèi)部因素;
③外部因素。
8、課程評價的主要模式。
①目標評價模式;
②目的游離評價模式;
③背景、輸入、過程、成果評價模式。
9、課程評價的基本階段。
①把焦點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課程現(xiàn)象上;
②搜集信息;
③組織材料;
④分析資料;
⑤報告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