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內部報酬率法的優(yōu)點:考慮了貨幣時間價值;缺點:計算過程復雜。 29、利潤指數(現值指數):使投資項目未來報酬的總現值與初始投資額的現值之比。 利潤指數=未來報酬的總現值/初始投資額=流入現值/流出現值 30、利潤指數的決策規(guī)則:一個備選方案時只要利潤指數大于或等于1,就采納,反之拒絕。多個方案的互斥選擇中,采用利潤指數超過1最多的投資項目。 31、利潤指數法的優(yōu)缺點: 優(yōu)點:考慮了貨幣時間價值;用相對數表示,有利于在初始投資額不同的投資方案間的對比。 缺點:概念模糊不清,不便于理解。 32、20世紀50年代投資回收期是評價企業(yè)投資效益的主要方法。 33、20世紀70年代,貼現現金流量指標占主導地位,形成了以貼現現金流量指標為主,以投資回收期為輔的多種指標并存的指標體系。 34、20世紀50-80年代,貼現現金流量指標建立。 35、貼現現金流量指標廣泛應用的原因:(簡答/選擇) (1)非貼現指標把不同時點上的現金收入和支出當作無差別的資金進行對比,忽略貨幣時間價值;貼現指標把不同時點收入或支出的現金按統(tǒng)一的貼現率折算到同一時點,使不同時期的現金具有可比性。 (2)非貼現指標中的投資回收期法只能反映投資回收速度,不能反映利潤的多少;厥掌鳑]考慮時間價值因素,夸大投資回收速度。 (3)投資回收期、平均報酬等非貼現指標對壽命不同、資本投入的時間和提供收益的時間不同的投資方案取法鑒別能力;貼現法指標可通過凈現值、內部報酬率和利潤指數作出合理決策。 (4)非貼現指標中的評劇報酬率、投資利潤率,沒考慮貨幣時間價值,夸大項目的應力水平;貼現指標中的內部報酬率考慮貨幣時間價值并加算出真實利潤率。 (5)運用投資回收期時,標準回收器是方案取舍的標準,缺乏客觀依據;貼現指標中的凈現值和內部報酬率指標以企業(yè)資本成本為取舍依據,符合客觀實際。 (6)管理人員水平不斷提供和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加速了貼現指標的使用。 36、①多數情況下,凈現值、內部報酬率、利潤指數法的結論相同。(選擇) ②當初始投資不同時,凈現值和利潤指數會產生差異。 ③在沒有資本限量的情況下的互斥選擇決策中,應選用凈現值較大的投資項目。即利潤指數與凈現值得出不同結論時,以凈現值為準。 ④在這三種評價方法中,凈現值法最好。 ⑤在資本有限量情況下,應綜合考慮利潤指數和凈現值兩項指標才能作出正確決策。一般先根據利潤指數的高低對投資項目進行排隊,然后通過不同組合,選出一組使凈現值最大的投資項目。 37、確定國際投資項目的評價主體的觀點:(多選) (1)以總公司為評價主體;(2)以國外投資項目為評價主體; (3)以項目為主體和以總公司為主體分別進行評價。 38、對國外投資的評級主體問題的調查表明:21%強調在國外投資中評價報酬中,應根據母公司的觀點,42%強調應根據當地項目的觀點,37%同時采用母公司和當地項目的觀點。 39、國際投資項目現金流量的計量問題: (1)初始現金流量;(2)營業(yè)現金流量;(3)終結現金流量;(4)匯回總公司的現金流量。 40、確定終結現金流量的方法:(1)清算價值法;(2)收益現值法。 41、國際投資風險按風險性質分為:經濟風險、政治風險。 42、經濟風險是東道國經濟上的因素對跨國公司造成不利影響的可能性。 43、經濟風險按影響分為分為:宏觀經濟風險、微觀經濟風險。 44、宏觀經濟風險包括:東道國的整體經濟狀況、市場供求和價格狀況、稅收調整。(多選) 45、微觀經濟風險包括:公司可能面臨的行業(yè)風險、公司生產的原材料供應情況發(fā)生變化。(多選) 46、政治風險多方生在發(fā)展中國家,也可能發(fā)生在發(fā)達的工業(yè)化國家。 47、法規(guī)按其性質分為:非歧視性法規(guī)、歧視性法規(guī)、財富剝奪性法規(guī)。 48、國家風險的評價指數:分析指數、信用指數、市場指數。 49、分析指數包括:政治風險、經濟風險、經濟指數。 50、經濟指數考慮的關鍵比率: ①還債/出口比率;②國際收支平衡/國民生產總值比率;③外債/國民生產總值比率。 51、投資前管理對策:①回避;②保險;③特許協(xié)定;④調整投資策略。(簡答/選擇) 52、投資后管理對策:(簡答/選擇) ①有計劃撤資;②短期利潤最大化;③改變征用的成本效益比率;④發(fā)展當地的利益相關者; ⑤適應性調整;⑥爭取有利的談判地位;⑦尋求法律保護。 |
熱門資料下載: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09年自考國際財務管理串講資料第十一章 |
|
閱讀下一篇:09年自考國際財務管理串講資料第十三章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fā)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