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學試題(3)
來源:育路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2-01-04 15:01:45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21.素質(zhì)教育的核心是__________。
22.西歐中世紀早期的教會學校主要學習神學和七藝,七藝包括文法、__________、辯證法、算術、幾何、天文、音樂。
23.人的身心發(fā)展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生理的發(fā)展,二是__________發(fā)展。
24.課外小組活動主體可分為學科小組、__________、藝術小組和體育小組。
25.學生是課外活動的主體,教師在課外活動中主要起__________作用。
26.課外輔導是對__________的補充和延伸。
27.練習按學生掌握技能的進程可分為模仿性練習、獨立性練習和__________。
28.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和__________教育。
29.對整個班主任工作過程、狀況和結局做出的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評估,包括質(zhì)的評和量的估計。這項工作被稱為__________。
30.師生關系在社會道德上是相互__________的關系。
三、判斷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31.小學生的有意注意不斷發(fā)展,但無意注意仍起著作用。低年級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師及時提示和提出要求。(。
32.戰(zhàn)前學前教育很少被納入國家教育系統(tǒng),但現(xiàn)在很多國家都將學前教育納入了國家教育系統(tǒng),并重視與小學教育的銜接。( )
33.學習問題的理論是教學的基本理論,歷代中外教育家曾以不同觀點、從不同角度對教學過程作過種種的探索,提出了各自的見解。(。
34.人們的思想觀點和世界觀的形成都離不開人們的認識,都需要以一定的感覺為基礎。(。
35.終身教育是適應科學知識的加速增長和人的持續(xù)發(fā)展的要求而逐漸形成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
36.任課老師在學生個體的發(fā)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須對全班學生的情況十分了解,在德、智、體等方面全方位地養(yǎng)成學生的素質(zhì)。(。
37.教育技術的現(xiàn)代化是指現(xiàn)代科學技術(包括工藝、設備、程序、手段等)在教育上的運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變化。(。
38.教學中的啟發(fā)不是讓學生自發(fā)地看,而是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地觀察,教師通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去把握事物的特征。( )
39.培養(yǎng)小學生有目的有順序地進行觀察,引導兒童從知覺事物表面特征發(fā)展到知覺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
40.小學生的學習是無目的、無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的,不用遵循一定的教育制度以及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