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溫中散寒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2-12-29
溫中散寒
溫法之一,運用具有溫中補虛,健脾燥濕作用的藥物為主組方。以治療中焦脾胃虛寒證的治法,適用于脾胃陽虛所致的脾胃虛寒,證及寒邪直中脾胃證。根據(jù)病變的臟腑不同 ,溫中散寒法又分為溫胃法和溫脾法。溫胃法又稱溫胃散寒 ,適用于胃寒證的治法。證見胃中虛寒,或寒邪犯胃所致的胃脘冷痛,多用吳茱萸湯、良附丸治療。溫脾法適用于脾陽虛表證的治法,證見面色少華,肢體倦怠,納少腹脹,大便溏瀉,手足不溫等,常用理中湯治療。溫中散寒法常同燥濕理氣法、利水法、下法、溫補腎陽法等治法配合使用。臨床上對于胃熱、脾胃濕熱、飲食積滯所致的嘔吐、腹痛、腹瀉 、痢疾、脾胃陰虛證等均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