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學輔導資料:Rh血型系統(tǒng)的特點及臨床意義
來源:考試吧發(fā)布時間:2013-12-24
1.Rh血型系統(tǒng)的發(fā)現(xiàn)在尋找新血型物質的探索中發(fā)現(xiàn),當把恒河猴(Rhesusmon-key)的紅細胞重復多次注射入家兔體內,使家兔血清中產生抗恒河猴紅細胞的抗體,再用含這種抗體的血清與人的紅細胞混合,發(fā)現(xiàn)部分人的紅細胞可被這種血清凝集,表明這些人的紅細胞上具有與恒河猴同樣的抗原,稱為Rh陽性血型;還有部分人的紅細胞不被這種血清凝集,稱為Rh陰性血型,這一血型系統(tǒng)即稱為Rh血型系統(tǒng)。
2.Rh血型的特點及其臨床的意義:在人血清中不存在抗Rh的天然抗體,只有當Rh陰性者在接受Rh陽性的血液后,才會通過體液性免疫產生抗Rh的抗體。這樣,Rh陰性受血者在第一次接受Rh陽性輸血后,一般不產生明顯的輸血反應,但在第二次或多次再輸入Rh陽性血液時,即可發(fā)生抗原-抗體反應,輸入的Rh陽性紅細胞凝集而溶血。Rh系統(tǒng)的抗體主要是IgG,能透過胎盤。因此當Rh陰性的母親懷有Rh陽性的胎兒時,Rh陽性胎兒的少量紅細胞或D抗原可以進入母體,使母體產生抗體,這種抗體透過胎盤進入胎兒的血液,使胎兒的紅細胞凝集溶血,造成新生兒溶血性貧血,嚴重時可致胎兒死亡。但一般只有在分娩時才有較大量的胎兒紅細胞進入母體,而且母體血液中的抗體濃度是緩慢增加的,一般需要數(shù)月的時間,所以Rh陰性的母親懷第一胎Rh陽性的胎兒時,很少出現(xiàn)新生兒溶血,但當Rh陰性母親再次懷有Rh陽性胎兒時,母體血液中的Rh抗體則可進入胎兒體內引起新生兒溶血。
以上是小編輯為大家準備的生理學相關的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