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試題
課程代碼:03709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科學社會主義是其( 。
A.理論基礎
B.核心內容
C.指導原則
D.前提條件
2.下列選項中不屬于馬克思主義直接理論來源的是( 。
A.德國古典哲學
B.法國啟蒙思想
C.英國古典經濟學
D.英法兩國空想社會主義學說
3.對物質和意識哪個是第一性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學上的兩大基本派別。這兩大基本派別是( 。
A.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B.辯證法和形而上學
C.一元論和二元論
D.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4.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物質的唯一特性是( 。
A.廣延性
B.持續(xù)性
C.可知性
D.客觀實在性
5.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是( )
A.內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規(guī)律
B.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
C.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
D.質量互變規(guī)律
6.人們正確發(fā)揮主觀能動作用的根本途徑是( 。
A.認識客觀規(guī)律
B.制定周密計劃
C.依靠廣大群眾
D.參加社會實踐
7.下列選項中,正確表述了認識的客體的含義的是( 。
A.認識的客體是主體實踐和認識的對象
B.認識的客體是主體創(chuàng)造出來的對象
C.認識的客體是一切客觀事物
D.認識的客體是整個外部自然界
8.下列選項中,正確表述一個完整認識過程的是( 。
A.感覺——知覺——表象
B.概念——判斷——推理
C.實踐——認識——實踐
D.意識——物質——意識
9.一種理論是不是真理,根本之點是看它( 。
A.是否與已有的理論相一致
B.是否與客觀實際相一致
C.是否說得清楚明白
D.是否被大多數(shù)人承認
10.馬克思主義把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劃分為五種社會形態(tài),這種劃分法所依據(jù)的標準是( 。
A.意識形態(tài)的不同性質
B.生產關系的不同性質
C.生產力的不同水平
D.人的發(fā)展的不同狀況
11.生產方式是( 。
A.地理環(huán)境和人口因素的統(tǒng)一
B.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統(tǒng)一
C.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統(tǒng)一
D.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tǒng)一
12.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fā)展的( )
A.基本動力
B.最終動力
C.直接動力
D.唯一動力
13.社會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 。
A.社會基本矛盾的激化
B.先進思想的傳播
C.英雄人物的組織
D.人口數(shù)量的增多
14.決定商品價值量的是( 。
A.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B.最多勞動時間
C.個別勞動時間
D.最少勞動時間
15.商品經濟的基本經濟規(guī)律是
A.自由競爭規(guī)律
B.追求壟斷利潤規(guī)律
C.貨幣流通規(guī)律
D.價值規(guī)律 l6.根據(jù)資本不同部分在剩余價值生產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全部資本劃分為( 。
A.生產資本與商業(yè)資本
B.職能資本與貨幣資本
C.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
D.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
17.資本積累的源泉是( 。
A.使用價值
B.剩余價值
C.價值
D.交換價值
18.下列選項中,屬于君主立憲制類型的是( )
A.合議制和專制獨裁制
B.合議制和二元君主制
C.議會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
D.專制獨裁制和二元君主制
19.生產資料的購買時間屬于( 。
A.運輸時間
B.勞動時間
B.非勞動時間
C.D.流通時間
20.資本主義不同生產部門之間的競爭會導致( )
A.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變化
B.平均利潤的形成
C.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本質的變化
D.全社會的利潤總量小于剩余價值總量
21.下列關于利息率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它的最低界限不能等于零
B.通常在平均利潤率和零之間變動
C.由國家的習慣和法律傳統(tǒng)決定
D.與平均利潤率和企業(yè)利潤率按相同比例變動
22.資本主義絕對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
A.資本主義農業(yè)中的土地私有權壟斷
B.資本主義農業(yè)中的土地經營權壟斷
C.農業(yè)資本有機構成低于社會平均資本有機構成
D.土地肥沃程度及地理位置的差別
23.決定股票價格的基本因素是( 。
A.股息和貸款利息率
B.股息和匯率
C.股息和存款利息率
D.存款利息率和貸款利息率
24.從資本形態(tài)來看,資本輸出的形式主要是( 。
A.借貸資本輸出和商業(yè)資本輸出
B.借貸資本輸出和生產資本輸出
C.商業(yè)資本輸出和生產資本輸出
D.借貸資本輸出和職能資本輸出
25.當代國際壟斷組織保證其壟斷統(tǒng)治和壟斷利益的最主要形式是( )
A.卡特爾和托拉斯
B.辛迪加和托拉斯
C.跨國公司和國際壟斷同盟
D.跨國公司和托拉斯
26.當代資本主義所發(fā)生的許多新變化屬于( 。
A.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根本改變
B.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性質的根本改變
C.資本主義總量變過程中的爆發(fā)式質變
D.資本主義總量變過程中的階段性部分質變
27.提出并實施新經濟政策的是( 。
A.列寧
B.恩格斯
C.馬克思
D.斯大林
28.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最高綱領和最終奮斗目標是( )
A.建立社會主義制度
B.實現(xiàn)共產主義
C.成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
D.使工人階級成為統(tǒng)治階級
29.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是( 。
A.波蘭人民共和國
B.巴黎公社
C.蘇維埃俄國
D.中華人民共和國
30.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是( 。
A.人民當家作主
B.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
C.消滅剝削和壓迫
D.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下列選項中,說明要堅持適度原則的有( 。
A.因地制宜
B.掌握火候
C.注意分寸
D.適可而止
32.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主要表現(xiàn)在( 。
A.實踐不斷提出新的認識課題
B.實踐不斷為認識發(fā)展提供經驗材料
C.實踐不斷為人們提供新的認識工具
D.實踐不斷提高人們的認識能力
33.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筑的決定作用表現(xiàn)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 。
A.產生
B.性質
C.具體特點
D.變化發(fā)展
34.人民群眾推動歷史發(fā)展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 。
A.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
B.人民群眾是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
C.人民群眾是實現(xiàn)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D.人民群眾可以隨心所欲地創(chuàng)造歷史
35.勞動力商品的價值包括( 。
A.維持勞動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
B.勞動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
C.勞動者接受教育和訓練所支出的費用
D.勞動者用于娛樂消費所支出的費用
36.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實現(xiàn)條件有( 。
A.I(v+m)=Ⅱc
B.I(c+v+m)=Ic+Ⅱc
C.Ⅱ(c+v+m)=I(v+m)+Ⅱ(v+m)
D.I(c+m)=Ⅱv
37.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征表現(xiàn)為( 。
A.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
B.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的生產資料公有制
C.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D.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則
38.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基本形式有( )
A.金融寡頭
B.國家直接掌握的壟斷資本
C.國家和私人資本在企業(yè)內部的結合
D.國家和私人資本在企業(yè)外部的結合
39.無產階級革命的廣泛性、徹底性和深刻性在于( 。
A.它要消滅私有制,建立公有制
B.它最終要徹底消滅一切階級剝削和階級統(tǒng)治
C.它為絕大多數(shù)人謀利益
D.它的最終目標是實現(xiàn)共產主義,使人得到全面發(fā)展
40.共產主義為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的有利條件有( 。
A.勞動成為解放人而非奴役人的手段
B.勞動者成為生產資料的所有者
C.人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意愿和社會需要自由選擇職業(yè)
D.全民教育的普及使人們的潛能和愛好得到充分發(fā)揮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簡述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理論特征。
42.簡述意識的本質。
43.簡述級差地租兩種形態(tài)的形成條件及本質。
44.簡述壟斷利潤及其來源。
45.簡述實現(xiàn)共產主義需要具備的基本條件。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試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47.試述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