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具有普遍意義的新知識才是進步 一個弱智得本來根本用不著說但因為實在太根本但又被忽視得太嚴重以至于不得不舊事重提的一個事實就是:我們平時的學習是為了解決考試中的問題。 現在讀文章是為了讀懂考試時的文章。 現在做題是為了解決考試時的題目。 所以進步與否就得以這一點為指針與方向。向它靠近了,就是進步;沒有,那就不是進步。 而要架起備考與考試的橋梁,有兩種途徑:一種就是平時學的與考試考的一致;二是平時學的包含考試所考到的。 第一種可能性只存在自己就是命題者,對我們凡夫俗子是根本不可能的理想狀態(tài)。 第二者要實現也有兩種情形。以閱讀為例,一種是所讀到的文章正好包含考試中所考的文章,二是所讀文章中所包含的知識點包含考到的知識點。 這其中的第一種也是極難發(fā)生的小概率事件。 所以我們能做到的只是最后一種情況,也就是:我們所學習的知識點包含了考試中所可能考到的知識點。 只讀文章而沒能抓住知識點,不是進步。 抓了知識點而不具有普遍性即不能涵蓋可能考到的點,不是進步。 抓了知識點是已會的知識點,也不是進步。(這一點屬于公理,應該沒有疑問吧) 做題也是如此。 做題而未能去找到不會的知識點,不是進步。 找到了知識點未能吃透積累,不是進步。 抓了意思而不是具有普遍性的知識點,不是進步。 相對而言,單詞的背誦比之泛讀文章或泛做題目至少是比較有點做頭的事情。因為詞匯的普遍性是比較高的。即考研的詞匯基本就在幾千里面循環(huán)。這里掌握了的單詞,在考試的文章中也很有可能出現。如果全部都掌握了,則可做到基本無生詞。 但問題在于,我們考試時真正要做的是做出考試的題目,而做出題目至少是從句子的層面進行理解,而不考察單一的詞匯。這是后面將要進行解剖的問題?偠灾馐潜硢卧~并不必然是向著搞定考試的方向前進。對單詞的掌握要真正幫助對句子的理解。 |
熱門資料下載: |
考研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聶榮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考研英語備考五大誤區(qū)(四) |
|
閱讀下一篇:考研英語核心詞匯復習技巧(一) |
|
|
報考直通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