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高考最后20天 每門功課漲10分(3)
應試技巧
一是規(guī)范答題用語;瘜W這門科目,在化學用語的表達上要求比較“苛刻”,同學們在答題目過程中,一定要看清題目要求你寫什么,不要把離子方程式寫成化學方程式,電子式寫成分子式,或者結構式寫成電子式。
同時,化學專用語不能寫錯別字。考生常寫錯的有脂(酯)化,氨(銨)鹽,坩鍋(堝),金鋼(剛)石等(括號中為正確的字)。
二是小心作答計算題。化學主觀題中,如果是不要求寫過程的計算題,中間計算過程出錯的幾率非常大,如果計算錯誤,即使方法正確,也拿不到分。所以考生如果有時間檢查,最好先檢查計算題。
三是全面審題。如果考試中第一遍看下去,前面的問題不會,不要抓住它不放,可以繼續(xù)往下面看,說不定后面的問題會給你解答前一問題的信息或者從中得到啟發(fā),前面的問題就有了思路。例如有一年的化學推斷題,從題干看到倒數(shù)第二問,仍然一點頭緒也沒有,直到最后一問才給出較為明顯的解題突破口。所以考生拿到比較陌生的題目不要急于做題,最好把題目整體讀個1~2遍。
四是寫最有把握的答案。藍宇老師說,當答案不唯一或有多種選擇時,建議以最常見的方式作答不易失分,能用具體物質(zhì)作答的要用具體物質(zhì)作答,力求表達更準確。例如舉一個工業(yè)上CO作還原劑的反應,考生最好寫CuO+CO=Cu+CO2,因為這個化學方程式初中就學過,考生最熟悉不容易寫錯。
存在問題
南寧三中高三生物備課組組長魏述濤老師介紹,二模生物考試是在第一輪復習結束后,全面檢查學生整個高中生物學知識掌握程度。這套題難度適中,基本上是對主干知識的考查。從答題情況來看,學生已基本理解了高中所學的生物知識,對基本概念和一些主要的生理過程也掌握得很好,但應用能力還不夠,沒有將知識內(nèi)化成自己的東西,尤其是知識遷移能力、識圖分析能力還欠缺。學科內(nèi)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還沒有理解到位,同學們需要在最后階段把零散的知識整合,將相關知識聯(lián)系起來,構建知識框架。
從二?荚嚨那闆r看,通過一輪的復習和訓練,同學們在答題規(guī)范程度上有所提高,基本上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基礎知識的運用比較熟,但對主干知識應用能力還不夠。
下階段復習建議
魏述濤老師說,現(xiàn)階段南寧三中仍在進行二輪復習,該校二輪復習以專題為主,幫助同學們把主干知識整合。老師在上課時,歸納主干知識要點,以題帶練,讓同學們通過練習,加深對主干知識的理解。同時老師還穿插限時訓練,提高同學們的答題準確率。
同學們要注意回歸課本,注重基礎。在最后的20多天時間,以做過試卷中的錯題為基礎,不僅要認真地重做一遍,還應將其作為最后的復習提綱,貫穿知識點進行整體梳理。看錯題時,不要只停留在原來的階段,可以適當擴展。
遇到不懂或含糊不清的地方,立即找老師或同學解決。魏述濤老師提醒,最后階段不宜做太多怪題、偏題、難題,關鍵在于摸索學科知識薄弱環(huán)節(jié),鞏固基礎知識。同時要回到課本中,有效運用好3本教材,做到對基本概念、圖解,相關生物學原理、經(jīng)典實驗、重要的生理過程,如:光合作用、細胞呼吸、體液免疫、細胞免疫、生命活動調(diào)節(jié)、物質(zhì)代謝、生物工程、遺傳和變異等核心知識有透徹理解,在解題過程中能熟練運用。
熟悉概念和重要生理過程,以免生疏。生物知識有很多記憶的東西,在高考沖刺階段,就要不斷地強化記憶。每天安排至少20分鐘來復習生物的基本知識,注重理解記憶。把握生物學科的整體框架,注重主干知識(即六大模塊:細胞、代謝、調(diào)節(jié)和免疫、遺傳和變異、生物和環(huán)境、生物工程)。
訓練要有針對性。進行選擇題訓練時,要強制自己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以提高答題的準確率。每天可以抽出10分鐘時間,做選擇題限時訓練,尋找做題的感覺。
分析裝訂好的做過的試卷,根據(jù)自己的情況有選擇地去做大題。不要求每道題都做完,這一段時間,看題也很重要?梢栽诳搭}過程中,利用曲線或圖表達出來,力爭在畫的過程中就得出答案,這對同學們解題也大有幫助。其目的是鍛煉審題的速度,抓住題目的關鍵詞。
應試技巧
做好心理演練?荚嚽翱忌梢韵劝杨}目想象得難一些,做好遇到難題的心理準備;想象一下在考場上遇到難題了,自己該怎么辦?记坝辛诉@樣的心理演練,考試時就不會太慌亂。
考前調(diào)整到生物興奮狀態(tài)。理綜試卷1至5題為生物選擇題,由于排在試卷最前面,考生在思維還沒有被激發(fā)的情況下就完成了答題,導致準確率不高。魏述濤老師建議考前10分鐘,默背自己最熟悉的生物學知識、概念和一些平時歸納的記憶口訣,激發(fā)自己的生物學思維,讓自己開考前就有學科意識,以免開考了才開始思考。
考試時間安排合理。5道生物選擇題,如果感覺很快就答完,最好再花1分鐘時間檢查,看一下選項和題目要求是否符合,看題目是要求選對的還是選錯的,不要犯低級錯誤。生物非選擇題部分是排在理綜試卷的最后,有的考生時間不充裕,因此要適當留給生物一些答題時間,以免會做的題目拿不到分?忌诳荚嚂r切記不要出現(xiàn)空白卷,時間來不及的時候,寧可憑感覺填一些生物學名詞,不寫肯定不得分,寫了還有拿分的可能。
考試時精心組織答案,用準確規(guī)范的語言解答、表述。盡量用生物學專業(yè)術語、課本的總結性和結論性語言回答問題。文字表述多的題目,在答題過程中,行與行之間書寫時要有些距離,這樣即使出現(xiàn)錯誤時,也可以很容易修改,考生也不會發(fā)慌。
“選擇題錯誤率很高。”這是二模歷史考試留給南寧二中高三歷史組羅曉聰老師最深的印象。羅老師說,一張試卷12道選擇題中,平均錯題6~8道,平均失分24分至32分。
常言道,得選擇題得文綜。選擇題得分如此低,這對考生的文綜成績影響很大。選擇題得分低,反映出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得不牢靠。
考生應如何備考?羅老師為考生提出以下建議:
一、記憶教材目錄。羅老師說,他發(fā)現(xiàn)學生對中國古代史和世界史相對較熟,對近現(xiàn)代史較生疏,尤其是建國史和二戰(zhàn)后的歷史部分。這一階段,學生應該完全“消化”5本歷史教材。如果說背教材是記憶的初級階段,那么背教材目錄則將記憶提升了一個高度。記憶教材目錄,有助于學生知識的系統(tǒng)化。
二、練習講求效率。剩余的20多天,學生的學習量很大,復習時間也是爭分奪秒。學生練習時,要限時完成任務,這也是為了更真實地接近實戰(zhàn)狀態(tài)。
學生在做歷史試題時,建議每道選擇題用1分鐘做完,第一道主觀題用20分鐘左右,第二大題用17分鐘左右,剩余的1分鐘用來填涂答題卡。
三、訓練生物鐘。羅老師說,有些學生喜歡在上午9時瞇一會兒,這種習慣的養(yǎng)成不助于高考,因為該時段恰好是高考的分布時間。學生在這階段訓練時,盡量在上午復習語文和文綜,下午復習英語和數(shù)學,這樣能夠讓考生在考試時形成敏捷的思維。
四、強化信心。“即使是高考狀元,復習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羅老師說,很多學生總認為復習不夠,沒有充足的信心走進考場。其實,高考是一場選拔性考試,學生只要比別人復習得多一點,他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一點。即使是高考狀元,走進考場時,復習都未必完美。所以,學生調(diào)整好復習心態(tài)是很關鍵的。
南寧二中高三政治組付松鋒老師說,此次二模政治試題難度適中,基礎題和難題的比例適度,題型結構與近三年高考題相似。
二?荚嚪从吵鰧W生的不足之處有兩方面,一是在基礎知識上丟分較多,對相近概念的區(qū)分不夠準確,例如GDP和GNP、唯物論和辯證法等等。
二是學生審題的嚴謹性不夠,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審題習慣。學生在審題時,應適當?shù)亓粝聦忣}痕跡,尤其在設問知識范圍以及設問主體上。例如,題目的問題是“從辯證法的角度,闡述企業(yè)應如何發(fā)展經(jīng)濟”。這一問題的設問知識范圍是“辯證法”,設問主體則是“企業(yè)”。
在接下來的備考中,付松鋒老師為廣大學生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認真聽好講評課。在講評課上,學生應該重點聽什么呢?解題思路、審題要求、答案編制、做題反思,學生應該從以上4個方面將一道主觀題消化,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二、學生多找老師背書,即老師以提問的方式考察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掌握。這種背書方法,既可以讓老師提出一些可能被學生忽略的知識盲點,又可以讓學生了解這一知識點常見的設問方式。而且,在背書過程中,學生能夠增強自信心,緩解學習壓力。
三、反思總結。學生反思總結的“教材”,主要是最近幾次的模擬考試題、平時的錯題集、教材的目錄、考試心得或日記等。
付松鋒老師說,學生可以將最近幾次模擬試題和平時的錯題再做一遍,從中查缺補漏。同時,熟悉教材目錄,形成自己的知識框架體系。
回顧考試心得,總結做題心理,這是成就一個成熟學生的很好方法?荚嚂r平穩(wěn)淡定,這是一個成熟學生的重要標志。學生可以回顧以往的考試心得,反思考試時的場景及心理,從而積累一定的考試經(jīng)驗。
四、保持清醒的頭腦,少犯低級錯誤。加強身體鍛煉,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付松鋒老師說,國內(nèi)外大量調(diào)查表明,保持清醒的頭腦,至少能為學生爭取40分。因此,學生在考試時,應將容易的題目拿下,較難的題目盡量多得分。
南寧二中高三地理組李盼月老師說,二模地理考試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三方面:
一、學生對基本原理“吃”不透,不會靈活運用。在運用相關原理解題時,往往答題不全面,進而影響了得分。然而,每當講解點評時,老師只要給出丁點提示,學生立馬就能想出答案。
例如,“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這一原理,很多學生記得滾瓜爛熟,但是在對地球物理量進行計算時,學生卻無法從題目中的文字、圖形提取全面信息,結果怎么都算不出太陽高度角。
又如,題目要求學生分析某一河流的水文特征,有些學生分不清“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兩個概念的區(qū)別,往往答非所問。
二、不熟悉教材例子。“地理教材的例子,好比數(shù)學的公式。”李老師舉例說,地理教材有西氣東輸?shù)睦樱滩膹某鞘谢A設施建設、產(chǎn)業(yè)結構調(diào)整等方面,講述該工程從對輸出地和輸入地的意義,從而論證西氣東輸是一項雙贏工程。在考試時,試題選用中哈石油管道工程,要求學生論述這是一項雙贏工程,很多考生卻不能回答全面了。
三、答題不規(guī)范、不完整,學生思考的角度不廣。地理知識的每個框架,如農(nóng)業(yè)、工業(yè)、城市、交通等都有一定的模式。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住套路模式,各種試題萬變不離其宗。
例如,闡述廣西為何適合種甘蔗,這是農(nóng)業(yè)的知識板塊。農(nóng)業(yè)知識板塊的答題套路,無非是從自然條件(光、熱、水、土)和社會條件(勞動力、技術、交通、市場)兩方面進行作答。很多學生往往漏掉“熱”或“水”等因素,一個因素就被扣掉4分,失分很嚴重。
李老師給考生提出以下建議:
一、懂得選擇。地球物理量的計算,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數(shù)學能力,歷來是很多文科生的難過之檻。李盼月老師建議說,如果真的拿不下地球物理量的計算題,考生索性放棄,因為這類題目很難提高,而且所占分值也不大。學生可以找到自己的突破空間,如人文地理、區(qū)域地理等,這塊知識相對容易拿分。
二、保持題感。在考前,學生可以每天做5至6道選擇題和1道大題,這樣既能保持題感,又能回顧反思。
三、回歸課本。自然地理在地理考試中所占比例較大,尤其是地形、氣候、河流等。學生在復習時,要將區(qū)域地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結合起來。以區(qū)域地理為載體,掌握當?shù)氐淖匀、人文特征,及產(chǎn)生這些特征的原因。
例如,當區(qū)域地理定位到尼羅河時,學生應該同時掌握尼羅河的氣候、人文特征等知識點。學生平時依據(jù)這種方法,對著地圖訓練,使自己的知識系統(tǒng)化。
(責任編輯:李明慧)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wǎng)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