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在线观看视频,很黄很色120秒试看,久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1000部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欧美freesex10一13

名師指導高考歷史一輪復習:政治生活備考要點

2012-01-11 11:19:59 來源:育路高考網(wǎng)

 

    政治生活專題的兩大備考要點

    2010年全國16個省區(qū)(市)實行新課程高考,與歷史有關的試卷共8套文綜卷、3套歷史單科卷。其中,黑龍江、吉林、寧夏、遼寧、陜西和湖南六省區(qū)使用新課程全國卷(以下簡稱全國卷),北京、山東、廣東、天津、安徽、福建、浙江使用地方自主命題的文綜卷。此外,上海、海南和江蘇各有一套歷史單科卷。本文著眼于必修一(政治模塊)在全國8套文綜卷和江蘇歷史卷中的試題,力圖從中洞察高考命題的特點和規(guī)律,以正確指導同學們高效復習。要想高效復習必修一,就要做到兩點:一是明確2010年的考情,二是掌握備考的方法。下面筆者就從這兩點闡述。

    一、2010年高考對必修一的考查

  選擇題 分值 非選擇題 分值 總分
全國卷 西周分封制、郡縣制為“公天下”之端的主要表現(xiàn)、美國獨立戰(zhàn)爭、百團大戰(zhàn)、20世紀80年代中國奉行不結盟政策、甲午海戰(zhàn)與歷史資料的信度 24     24
北京卷 漢郡國并行制、全民族抗戰(zhàn)、平津戰(zhàn)役、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16     16
天津卷 雅典平民在與貴族的斗爭中取得勝利的最重要社會因素(新興工商業(yè)者力量壯大)、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 8 法制與社會 40 48
廣東卷 宗法制、宋朝君主****的加強、新中國與社會主義國家的特殊關系、法國共和政體確立前政治局面復雜、美蘇意識形態(tài)的對立 16 五四運動、新中國的成立與工人群體的地位等 9 25
山東卷 宋朝相權的變化、太平天國運動與近代化、光榮革命使英國結束了王權**** 12 西南地區(qū)的開發(fā) 11 23
浙江卷 唐朝科舉制、20世紀70年代的中國外交、孫中山的革命言論 12 美國三權分立 26 38
福建卷 唐朝三省六部制、尼克松的中國之行和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體現(xiàn)的共同原則、《十二銅表法》、巴黎公社、不結盟運動、蘇聯(lián)解體 24     24
安徽卷 郡縣制、辛亥革命的爆發(fā)、國民革命、****宣言、上海合作組織 20 中國外交 28 48
江蘇卷 西漢郡國并行制、九品中正制、元朝對西藏的管理(設宣政院)、威海衛(wèi)戰(zhàn)役、百團大戰(zhàn)、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制、羅馬法重視法律程序、英國議會權力高于王權、二戰(zhàn)后世界格局的重建 27 對辛亥革命的界定、五四運動的影響 9 36

    從上表可以看出2010年高考對政治模塊的考查情況。

    1.政治模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對而言,在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三個模塊中,政治模塊在高考中享有獨特的地位,天津卷和安徽卷中該部分的分值差不多占到了全卷歷史部分的"半壁江山".

    2.主干知識考查方向明顯

    2010年高考對政治模塊的考查,章的覆蓋率達100%,覆蓋面廣,這說明高考注重對主干知識的考查。這一部分的高頻考點有:分封制、郡縣制、君權的加強和相權的分散、全民族抗戰(zhàn)、甲午中日戰(zhàn)爭、英國政體的特點、美蘇對峙、羅馬法。這些既是各章節(jié)的重點,又是《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深入理解的核心內(nèi)容,是教材的主干知識。

    3.選擇題的材料以評述類為主

    8套文綜卷中政治模塊的選擇題,近90%的題目都是新情景題,通過創(chuàng)設新情景考查學生獲取、解讀信息和調(diào)用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材料類型多樣,題材豐富,來源廣泛,其中評述類材料在2010年高考中"亮相"較多。

    還有一類材料要特別引起注意,如下題的材料。

    (2010.山東卷)下圖為一位同學的課堂筆記,記錄了對某一歷史事件的不同評價。據(jù)此,推斷他學習的內(nèi)容是

    A.太平天國運動 

    B.義和團運動

    C.辛亥革命 

    D.北伐戰(zhàn)爭

    該題提供的材料是某學生的課堂筆記實錄,是對某一事件正反兩方面的評價,要求學生判斷出他的學習內(nèi)容。這種材料在高考試卷中首次出現(xiàn),很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是今年高考歷史試題的一大亮點。

    4.主觀題注重大跨度、寬視野、高概括

    天津卷歷史部分第12題涉及唐律、明律、《拿破侖法典》、民國時期頒布的法規(guī)和新中國的法制建設,圍繞一條主線——法制與社會進行命題,體現(xiàn)了高考注重"古今貫通、中外關聯(lián)"的命題特點。

    安徽卷的"中國外交"題通過引入清朝前期、清朝后期和新中國的外交素材,考查學生對不同時期中國統(tǒng)治者的對外態(tài)度、外交特點和成因的掌握程度。

    這種題型圍繞一個中心展開,跨越不同時段、不同地域,考查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答好這類題學生要有大歷史觀,擁有完整的知識體系,能對知識融會貫通。

    5.周年性歷史事件、社會熱點成為命題的重要關注點

    周年性歷史事件在試題中體現(xiàn)得非常明顯,如2009年是平津戰(zhàn)役勝利60周年、中美邦交正;30周年,2010年是《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署60周年、百團大戰(zhàn)爆發(fā)70周年、威海衛(wèi)戰(zhàn)役爆發(fā)115周年等,這些周年性歷史事件都已入題。浙江卷第39題美國制度創(chuàng)新折射出我國正在進行的政治體制改革;構建和諧社會要正確處理方方面面的關系,這在廣東卷第38題社會群體的興衰、天津卷第12題法制與社會中反映出來了。西南大旱也讓命題者關注了,山東卷第29題(西南地區(qū)的開發(fā))體現(xiàn)了命題者的用意。

  (責任編輯:張影)

 1/3    1 2 3 下一頁 尾頁

分享“名師指導高考歷史一輪復習:政治生活備考要點”到:

58.4K

網(wǎng)站地圖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