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諸子百家的墨家觀點2
小編為您整理了高二歷史知識點,方便廣大網(wǎng)友查閱!希望各位同學,能從中得到想要的知識。
第四、不重鬼神與“明鬼“的對立。墨家雖然主張非命,卻又不是無神論者。墨家相信鬼神,主張“明鬼“。這與不重鬼神的儒家也是對立的?鬃与m然沒有從根本上否定鬼神,但是他主張“敬鬼神而遠之“。又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并“不語怪、力、亂、神“。因此,他確實懷疑鬼神的存在,至少也是不重視鬼神的。
回答:孔子只說敬鬼神而遠之,沒說敬天而遠之,墨子說儒者不尊天明鬼。
第五,“厚葬“與“節(jié)葬“的對立。儒家從貴賤有別出發(fā)而重視禮儀。特別是古代“厚葬“、“久喪“的禮儀,為儒家所維護和提倡。據(jù)《莊子·天下》說,古代的葬禮,“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而喪禮據(jù)《禮記·曾子問》記載,是實行“三年之喪“;墨家則反對“厚葬“、“久喪“,而主張“節(jié)葬“、短喪。其出發(fā)點是節(jié)約社會財富,因為“厚葬“、“久喪“會造成“國家必貧,人民必寡,刑政必亂“的后果。墨子制定的埋葬的辦法是僅用三寸厚的桐木棺材,穿兩件衣服就可以了。送葬時僅“哭往哭來“,不過分悲傷。埋葬之后,照常從事勞動。總之,墨家主張不因喪葬而影響物質(zhì)財富的生產(chǎn)。
第六,重樂與“非樂“的對立。儒家不僅重禮,而且重樂,孔子教授弟子的“六藝“之中就包了“樂“。“樂“與“禮“是相輔相成的,對于維護等級制度,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音樂也是一種在精神上抒發(fā)感情的活動與享受,但也應(yīng)該有所節(jié)制。不僅貴族享受,還要像孟子主張的那樣“與民同樂“;而墨家主張“非樂“,反對音樂享受。他認為享受音樂要花費人力、物力和財力,而且影響從事國家的管理和參與生產(chǎn)勞動。因此他得出結(jié)論:要想“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就必須要禁止音樂。
第七、“正名“與“取實與名“的對立。在名實觀上,儒、墨兩家也是對立的。儒家主張“正名“,是要按照周禮的等級名分來匡正當時實際上已經(jīng)變化了的“名“、“實“關(guān)系,其著重點是“名“,而不是“實“;墨家則相反,主張“取實為名“,其著重點是“實“,而不是“名“。
(責任編輯:李江濤)
分享“高二歷史:諸子百家的墨家觀點2”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