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試性質(zhì)
漢語國際教育基礎考試是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生入學考試科目之一,是由漢語國"/>
漢語國際教育基礎考試大綱
一、考試性質(zhì)
漢語國際教育基礎考試是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生入學考試科目之一,是由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yè)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統(tǒng)一制定考試大綱,教育部授權的各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培養(yǎng)院校自行命題的選拔性考試。本考試大綱的制定力求反映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yè)學位的特點,科學、公平、準確、規(guī)范地測評考生的相關知識基礎、基本素質(zhì)和綜合能力。漢語國際教育基礎考試的目的是測試考生相關的中外文化、教育學、心理學、跨文化交際的基礎知識、基本素養(yǎng)及書面語表達能力。
二、評價目標
(1)要求考生具有與國際漢語教學相關的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
(2)要求考生具有與國際漢語教學相關的教育學、心理學和語言教學基礎知識。
(3)要求考生具有較強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和書面語表達能力。
三、考試內(nèi)容
漢語國際教育基礎能力考試由“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教育學、心理學及語言教學”,“材料分析寫作”三部分組成。
(一)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部分測試以下內(nèi)容:
1. 中國文化基礎知識
2. 外國文化基礎知識
3. 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
。ǘ┙逃⑿睦砑罢Z言教學基礎知識
教育、心理及語言教學基礎知識部分測試以下內(nèi)容:
1.教育學基礎
2.心理學基礎
3.語言教學基礎
(三)材料分析寫作
材料分析寫作部分測試以下內(nèi)容:
1. 分析與實踐能力
2. 論文寫作能力
四、考試形式和試卷結(jié)構
。ㄒ唬┛荚嚂r間
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ǘ┐痤}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
(三)試卷滿分及考查內(nèi)容分數(shù)分配
試卷滿分為150分。其中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80分,教育、心理及語言教學基礎知識30分,材料分析寫作40分。
。ㄋ模┰嚲眍}型比例
1.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80分)
填空題26題,30空,每空1分,共30分
判斷題15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簡答題4題,共35分
2.教育、心理及語言教學基礎知識(30分)
填空題10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判斷題10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選擇題10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3.案例分析寫作(40分)
寫作題為論說文。論說文的考試形式有兩種:
。1)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題作文;
。2)基于文字材料的案例分析。
每次考試為其中的一種形式。要求考生在準確、全面地理解所給文字材料和題意的基礎上,寫出思想健康、觀點明確、內(nèi)容充實、結(jié)構嚴謹、條理清楚、語言規(guī)范、卷面清潔的文章,鼓勵考生結(jié)合實際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
漢語國際教育基礎考試樣題
一、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80分)
。ㄒ唬┨羁疹}(共26題30空,每空1分,共30分)
1.西藏在____________ 朝正式列入中國的版圖。
2.中國在____________之后進入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社會。
3.玄學思想是____________時期流行的一種哲學思潮。它是以____________ 為主旨,又糅合儒家思想而產(chǎn)生的一種新的學說。
4.古代皇帝封禪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 是中國本土的宗教。
6. ____________是佛教中國化的比較典型的產(chǎn)物。
7.“穿堂入室”的“堂”指的是 ____________,室指的是____________ 。
8.類書是____________ ,現(xiàn)存比較早的類書是____________ 。
9.《離騷》采用了____________ 的詩歌象征手段。
10.在漢樂府中,____________ 是我國古代比較長的一首敘事詩。
11.“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是唐代詩人____________ 的詩句。
12.“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是宋代詞人____________ 的詞句。
13.顏真卿和柳公權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二人在書法創(chuàng)作中特點鮮明,人們常以 ____________來概括二者的風格特征。
14.關于希臘神話與傳說的比較著名史詩是荷馬的 ____________ 。
15.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達•芬奇在名畫 ____________中第一次展示了人類永恒的微笑,充分體現(xiàn)了人文主義的思想本質(zhì)。
16.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 ____________領船隊沿著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時發(fā)現(xiàn)了好望角;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 ____________率領船隊橫渡大西 洋,經(jīng)過兩個多月的航行,發(fā)現(xiàn)了美洲大陸。
17.許多學者把Edward Hall 在1959年出版的《 ____________》看作是跨文化交際的奠基之作。
18.有的學者把第二語言教學中的文化因素分為3類,一類是語構文化,一類是語義文化,一類是____________ 。
19.跨文化交際學主要和人類學, ____________ ,言語交際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有密切的關系?
20.根據(jù)Hofstede對53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價值觀的研究,美國在個體主義方面占首位,而____________ 在男性特征方面占首位。
21.有人說,全球化帶給各國文化的后果是不相同的,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西方化;而應對這種變化的策略則是堅持____________ 原則。
22. ____________ 是人們對于另一種不熟悉的文化環(huán)境的心理反應,例如產(chǎn)生焦慮,在情緒上不安定,甚至沮喪。
23.伊斯蘭教的經(jīng)典著作是:____________ 。
24.當中國老師問漢語學習者“你好!”的時候,該同學回答為“你好嗎?”這種回答是不符合漢語規(guī)范的,屬于____________ 。
25.清朝洋務大臣李鴻章出訪美國時,在一家美國酒店宴請當?shù)氐墓賳T。宴會上,李鴻章致詞道:“今天蒙各位光臨,非常榮幸,我們略備粗饌,沒有什么可口的東西,聊表寸心,不成敬意,請大家包涵。”第二天,酒店老板來找李鴻章,要求李鴻章向他道歉。原因是李鴻章污蔑他的酒店菜肴粗,不可口,損害了酒店的名譽。
這個實例表明美國人誤解了中國官員的____________ 這種言語行為。在漢文化中,這種言語行為是得體的。
26.一般認為文化是個復雜綜合體,包括觀念、制度、____________和人造物四個方面。
。ǘ┡袛囝}。正確的畫√,錯誤的畫×。(共15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帝王的郊祭是祭祀祖先。( )
2.佛教是在西漢初年已經(jīng)廣為流傳于社會之中。( )
3.佛教的四大名山是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和浙江普陀山。( )
4.中國人口比較多的少數(shù)民族是壯族。( )
5.雕版印刷晚于活字印刷。( )
6.“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出自《論語》。( )
7.《圣經(jīng)》中的“舊約”是指耶穌在十字架上代表全人類與上帝所訂立的和約。“新約”則是指摩西在西奈山上代表全體猶太人與上帝所訂立的和約。( )
8.1233年教皇格利哥里九世發(fā)布通諭,賦予多米尼克修會以審判異端的全權,標志著宗教裁判所的正式產(chǎn)生,該機構的主要職能就是迫害被教會人士。 ( )
9.《 共產(chǎn)黨宣言》的主要理論來源是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jīng)濟學和英法空想社會主義。( )
10.文藝復興時期,文學家但丁創(chuàng)作了有“神圣的喜劇”之稱的《神曲》。( )
11.有學者將語篇模式劃分為演繹模式/deductive與歸納模式/inductive兩種。按照這種區(qū)分,中國人的語篇模式基本上屬于演繹模式。( )
12.低接觸文化/low-contact culture指人與人的身體接觸較少的文化。例如北歐大部分國家、民族都屬于低接觸文化。( )
13.在英語口語中,從正式的到隨便的稱呼,有許多不同的方式。比較不能容忍的是學生堅持用老師的姓來稱呼老師。如果只叫姓,那是絕對錯誤的。( )
14.在穆斯林國家,左右手有嚴格的分工,左手干凈,用以待客甚至抓飯吃;右手骯臟,不能拿東西給人。( )
15.西方人習慣于以十分肯定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與此不同的是日本人通常是在充分考慮了對方的感情與看法之后才講話和采取行動的。而且,日本人的習慣是不給一個斬釘截鐵的是或否的答復,這一習慣基于其避免產(chǎn)生不必要的摩擦的悠久歷史傳統(tǒng)。( )
。ㄈ┖喆痤}(共4題,總35分)
1.經(jīng)濟、政治中心或文化中心不是一成不變的,常常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有所遷移。請結(jié)合具體事例論述之。(10分)
2.西歐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運動有什么特征?(10分)
3.什么是群體主義取向,什么是個體主義取向,舉例說明。(7分)
4.請舉漢、英各一個典型的例子,說明漢、英兩種語言詞匯中概念意義相同但內(nèi)涵意義不同的情況。(8分)
二、教育、心理及語言教學基礎知識(30分)
。ㄒ唬┨羁疹}(每小題1分,共10分)
1.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xiàn)象和教育問題,揭示 ____________ 的科學。
2.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三者是相互聯(lián)系的,教育者是 ____________ 因素。
3.教學大綱是根據(jù)教學計劃,以大綱的形式編寫的有關學科 ____________ 的指導性文件。
4.心理過程包括認知活動 、情緒活動和 ____________活動。
5.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參與下,機體對內(nèi)外環(huán)境刺激所作出的規(guī)律性反應稱為____________ 。
6.知覺是人腦對客觀事物____________ 的反映。
7.指向性和集中性是____________ 的兩個重要特點。
8.任務教學法的要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二語言習得理論認為二語者所使用的目的語屬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能逐漸接近目的語而不能完全達到目的語水平。
10.《漢語水平詞匯等級大綱》規(guī)定的漢語詞匯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ǘ 判斷題(正確的在題干后打√,錯誤的打×。每小題1分,共10分)
1.“活到老學到老”是現(xiàn)代教育終身性特點的要求。 ( )
2.教育政策是全部教育活動的主題和靈魂,是教育的比較高理想。 ( )
3.講授法是教師運用書面語言系統(tǒng)地向?qū)W生傳授知識的方法。 ( )
4.教學活動的本質(zhì)是認識活動。 ( )
5.性格無好壞之分。 ( )
6.長時記憶的容量是7±2個組塊。 ( )
7.不與克服困難相聯(lián)系的行動不是意志行動。 ( )
8.語音教學屬于語言技能教學。 ( )
9.基于母語與目的語語言對比的研究可以較好地預測第二語言學習的相對難度。( )
10.對外漢語教學界目前還沒有制訂出文化教學大綱。 ( )
。ㄈ﹩芜x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在教育活動中,教師負責組織引導學生沿著正確的方向,采用科學的方法,獲得良好的發(fā)展,這句話的意思是說( )
A.學生在教育活動中是被動的客體
B.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是被動的客體
C.要充分發(fā)揮教師在教育活動中的主導作用
D.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是不能起到主導作用
2. 教學活動的本質(zhì)是( )
A.認識活動
B.實踐活動
C.交往活動
D.課堂活動
3羅杰斯的“以學生為本”、“讓學生自發(fā)學習”、“排除對學習者自身的威脅”的教學原則屬于( )
A.非指導教學模式
B.結(jié)構主義課程模式
C.發(fā)展性教學模式
D.比較優(yōu)化教學模式
4.心理是 ( )
A、腦的機能 B、心臟的機能 C、 腦與心臟協(xié)同活動的結(jié)果 D、 脊髓的機能
5. 下列哪一種是一般能力 ( )
A、記憶力 B、節(jié)奏感 C、 曲調(diào)感 D、 色彩鑒別能力
6. 下列學生屬于膽汁質(zhì)的是 ( )。
A、孤僻、敏感、情緒發(fā)生慢而強 B、輕率、敏捷、情緒發(fā)生快而多變
C、沉著、淡漠、情緒發(fā)生慢而弱 D 、 熱情、粗暴 、情緒發(fā)生快而強
7.漢字文化圈不包括:( )
A日本B韓國C泰國D朝鮮
8.漢語虛詞“偶爾”和“偶然”的區(qū)別是:( )
A前者是副詞,后者是連詞; B前者是連詞,后者是副詞;
C前者是形容詞,后者是副詞;D前者是副詞,后者是形容詞。
9.漢語口語水平測試、評估的一般原則是( )
A流利度和準確性同步要求; B先要求流利度,再要求準確性;
C先要求準確性,后要求流利度;D只要求準確性。
10.下面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對外漢語教學指對于來中國學習漢語人員的教學;B華文教育指海外華人主導,以華裔子弟為主體的漢語言文化教學;C海外漢語教學指海外正規(guī)學校的漢語專業(yè)教學或漢語選修、必修外語課,其學生以所在國原住民為主;D對外漢語教學沒有文化教學的任務。
三、材料分析寫作(40分)
閱讀下面的案例,在準確、全面地理解所給文字材料的基礎上,運用有關原理寫一篇文章。
文體:論說文。
字數(shù):1000個以上。
具體要求:A.思想健康、觀點明確、內(nèi)容充實。鼓勵結(jié)合實際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
B.結(jié)構嚴謹、條理清楚。
C.語言規(guī)范、行款正確,卷面整潔。
美國長大的孩子如此評價阿凡提
蔡真妮
我現(xiàn)在教課的中文班學生都是十二三歲,在美國上初中。課堂使用的教材是暨南大學為國外中文教學編的一套十二冊的中文課本。上個星期天上課,學到了一篇課文:《阿凡提借鍋》。
故事說的是阿凡提到地主家借鍋,還的時候鍋上還放了一口小鍋,地主就問:“你只借了一個鍋,怎么還回來了兩個呢?”阿凡提回答借去的這口鍋在他家生了一個小鍋,所以一起還回來了。地主很高興地收下了,告訴他以后想用鍋就來借。
很快,阿凡提將地主家比較大的那口鍋借走了,然后一直都沒有還。地主去要,阿凡提說,那口鍋死了。地主很生氣地問:“鍋怎么會死呢?”阿凡提回答:“鍋都可以生孩子,怎么就不會死呢?”地主很生氣但是拿他沒有辦法。
讀完了課文,我和孩子們討論這個故事,他們的回答顛覆了我以前對于阿凡提的印象。
孩子們的中文課只是每周一次,中文表達能力還有限,下面的討論有些是中英文夾著說的,為了方便閱讀,我都寫成中文。
老師:關于這篇課文,你們有沒有不懂的問題?
學生:什么是鍋?
老師:鍋就是做飯做菜用的那個工具。
學生:既然是家里做飯用的東西,應該屬于比較私人的物品,阿凡提為什么要到別人家去借呢?
老師:因為他比較窮,家里沒有足夠的鍋用,就需要借了。
學生:哦。那什么是地主?
老師:地主就是農(nóng)村里比較富裕的人,家里通常有很多田地,雇人來耕種。
老師:你們讀了這個故事之后,有什么感想?
學生:我不喜歡這個故事,也不喜歡這兩個人,這種文章不應該放在教科書里,會教壞小孩的。
老師:為什么?
學生:這個故事里面的人都不誠實。
學生:對,他們都欺詐、貪婪。
學生:我覺得這個阿凡提看似聰明,實際上很蠢,花那么多心思合計圈套,就是為了用一個小鍋騙來一個大鍋,還是個人家用過的舊鍋。
學生:他之所以窮得要借鍋,大概就是因為只想著不勞而獲,耍詭計騙別人的東西。他如果把心思用在努力工作上,一定可以賺很多鍋出來。
學生:是啊,如果他把用來買那個生出來的小鍋的錢攢起來,再去干活賺點錢,就可以自己買一口大鍋了,何必去騙人。
老師:嗯……,你們說得對,努力工作自食其力是做人的本分。
學生:還有,他再去跟別人借東西,肯定沒有人會借給他了。
學生:就是,他借東西不還,失去信用了。
老師:分析得有道理,做人一定要講信用,這是根本,不能貪一時小利而失去信用。
老師:那你們對地主這個人物怎么看?
學生:他太貪心了,第一次阿凡提還鍋的時候,多還的那個鍋不是屬于他的,他就不應該要。
學生:他沒有做人的原則,既然是有錢人,別人都窮得要借鍋了,他怎么還能多要人家的東西呢?
學生:是啊,他有錢應該主動幫助窮人,做慈善事業(yè)才對。
老師:說得好,我們要想著去幫助別人,而不是占別人的便宜。做人也忌諱貪心,中國有句老話叫“貪為死門”,很多禍事都是由貪心引起的。
我記得自己小時候讀阿凡提的故事時,都是講他多聰明有智慧,和地主斗智斗勇,總是可以斗敗愚蠢又貪婪的地主,是個正面人物形象;而在這些受美國教育的孩子們的眼里,他卻是個既狡詐又愚蠢還沒有信用的人。
……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zhuǎn)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wǎng)",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23
2010.08
2011年入學考試大綱
漢語基礎考試大綱
一、考試性質(zhì)
漢語基礎考試是漢語國際教......
23
2010.08
2010年暨南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各專業(yè)
“閱讀與寫作”考試大綱
、.考查目標
......
23
2010.08
2010年暨南大學“考古學與博物館學”考試大綱
Ⅰ.考查目標
要求考生能比較......
23
2010.08
2010年暨南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各專業(yè)“語言文學基礎理論”考試大綱
、.考查目標
......
23
2010.08
“美學原理”復習大綱
第一、美學的學科屬性
1、作為學科的“美學&rdqu......
23
2010.08
2010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考試大綱 一、考查目標
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是一門綜合性應用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