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咨詢工程師《宏觀經(jīng)濟》精講(27)
來源:環(huán)球網(wǎng)校發(fā)布時間:2012-10-23
4.宏觀經(jīng)濟政策與匯率制度
在開放條件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將受制于匯率制度的選擇。
在固定匯率制度且資本具有流動性的情況下,兩國的利率必須保持同步變動。在小國將其匯率釘住(pegged)大國硬通貨的情況下,小國的貨幣政策將不再有效。而這種情況下,小國的財政政策對于控制總需求是行之有效的。
相反,在浮動匯率制度且資本具有流動性的情況下,貨幣政策可以通過對匯率、進而對凈出口的影響,更有效地控制總需求的水平;財政政策將完全無效或部分無效。
公共部門經(jīng)濟學基礎(chǔ)
第二節(jié)公共部門經(jīng)濟學基礎(chǔ)<大綱要求>
一、政府干預的邏輯依據(jù)
(一)由于市場失靈導致的效率損失
市場失靈,是指那些只靠市場機制達不到資源最優(yōu)配置的情況。導致市場無法取得最優(yōu)效率的領(lǐng)域主要有三種:
公共產(chǎn)品(如國防);
外部性(如污染);
不完全競爭(如壟斷)。
(二)公平問題
市場經(jīng)濟并不必然帶來公平的收入分配。
經(jīng)濟學所能回答的是不同收人再分配方案的成本與收益(有效性)問題。
二、公共物品、外部性、不完全競爭
(一)公共物品
1.排他性與競爭性
排他性,只有對商品支付過價格的人才可以享受,可排除他人分享;
非排他性,指不可能排除拒絕支付費用的人共享。
競爭性,如果某人已經(jīng)消費了某種商品,則其他人就不能再消費這種商品;
l非競爭性,某個人消費物品的同時,并不排斥和妨礙其他人對其的享用。
2.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共有資源
根據(jù)排他性和競爭性可以將物品分為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共有資源。
(1)私人物品是既有排他性又有競爭性的物品。
(2)公共物品是既沒有排他性又沒有競爭性的物品。
(3)共有資源是有競爭性但無排他性的物品。
3.公共物品的特點
(1)由于公共物品具有消費的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從而私人部門不愿生產(chǎn)或無法生產(chǎn);
(2)由于靠私人部門提供公共物品,通常會產(chǎn)生供給不足,從而必須由政府提供,或政府介入以鼓勵公共物品的生產(chǎn)。
4.混合物品
純粹的公共物品是少而又少的,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都只是程度問題。同時具有一定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特性的產(chǎn)品被稱為“混合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