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論述題 1.答:行為改變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強化法(2分) 強化法用來培養(yǎng)新的適應行為。根據學習原理,一個行為發(fā)生后,如果緊跟著一個強化刺激,這個行為就會再一次發(fā)生。 (2)代幣獎勵法(2分) 代幣是一種象征性強化物,籌碼、小紅星、蓋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幣等都可作為代幣。 (3)行為塑造法(2分) 行為塑造指通過不斷強化逐漸趨近目標的反應,來形成某種較復雜的行為。 (4)示范法(2分)觀察、模仿教師呈示的范例(榜樣),是學生社會行為學習的重要方式。模仿學習的機制是替代強化。 (5)懲罰法(2分) 懲罰的作用是消除不良行為。懲罰有兩種:一是在不良行為出現(xiàn)后,呈現(xiàn)一個厭惡刺激(如否定評定、給予處分);二是在不良行為出現(xiàn)時,撤銷一個愉快刺激。 (6)自我控制法(2分) 自我控制是讓當事人自己運用學習原理,進行自我分析、自我監(jiān)督、自我強化、自我懲罰,以改善自身行為。 (舉例說明再給l~3分) 2.答:準備工作主要包括充分考慮游戲時間、游戲地點、游戲材料和幼兒游戲的經驗準備等。(2分) (1)合理安排游戲時間(3分) 首先,教師要巧妙利用各種時間進行游戲。其次,幼兒每次游戲的時問應保持在30~50分鐘。再次,室內游戲時間與室外游戲時間應基本均等。 另外,應合理安排集體游戲、小組游戲和個人游戲的時間。集體游戲是由教師組織的,全班幼兒按照統(tǒng)一的教育要求與規(guī)則開展游戲,如體育游戲;小組游戲和個人游戲是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進行的游戲。 (2)科學布置游戲空間(3分) 空間是開展游戲所必需的基本條件,空間的密度及空間的安排都制約著幼兒游戲的水平和質量。教師在安排游戲空間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維持適當的空間密度?臻g密度是指幼兒在游戲場地中人均所占的面積,空間密度越大,表明越寬敞;反之,空間密度越小,則表明越擁擠。 第二,開辟各種游戲區(qū)域。 第三,游戲場地要有吸引力。 第四,保證游戲場地的安全。 (3)提供充足的游戲材料(2分) 首先,廣泛收集廢舊物品。其次,變換游戲材料的陳列。再次,形成超級組合游戲材料單元。最后,鼓勵幼兒自由使用游戲材料。 (4)豐富知識經驗(2分) 首先,要發(fā)揮園內教育資源的作用。其次,要利用園外教育資源的優(yōu)勢。再次,調動家長參與教育的積極性。 (另再舉例說明,酌情給1~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