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 保住底線最重要的是行動
來源:華圖網校發(fā)布時間:2012-01-0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毒奶粉”、“瘦肉精”、“地溝油”、“染色饅頭”、知名牛奶中出現致癌物……相繼發(fā)生的惡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誠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經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媒體報道稱,今年部分從業(yè)者失去底線,致使公眾普遍面臨著道德焦慮。(12月29日《中國青年報》)
當前市場領域出現嚴重的道德滑坡,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這,并不應該引起我們對市場的恐懼。
人們認識亞當·斯密,很重要的是因為《國富論》,在這本書中,亞當·斯密很詳盡地闡述了市場經濟,指出了人的自私本性。但是亞當·斯密還有一本重要論著,在《道德情操論》中,亞當·斯密指出人的天性里還懂得同情。市場經濟中,企業(yè)不僅是“經濟人”,也是“社會人”、“道德人”。而且,企業(yè)“道德人”的屬性回歸,還受到諸多外因的推動。
拿美國華爾街來說,那里同樣存在從業(yè)人員底線失守的問題。最新一輪金融危機的爆發(fā),按照學者資中筠所說:“表現出華爾街的巧取豪奪不可謂不瘋狂”。“占領華爾街”運動的爆發(fā),則說明民眾對于華爾街一些從業(yè)人員的底線失守,已經無法忍受、出離憤怒。
面對失守的底線,需要的不僅是焦慮,更重要的是行動,把底線打撈回來。這里,有政府的責任,但筆者更想談談公眾的責任。
近期,某知名牛奶中出現致癌物,有人在網上呼吁集體抵制。在現代市場特別是買方市場中,消費者完全可以用手投票,通過對市場主體的選擇來推進優(yōu)勝劣汰,促進市場主體道德的回歸。如果說資本無道德讓人失望的話,那么消費者不妨想想,自己的寬容有沒有被利用?
市場的成熟,同樣也表現在消費者的成熟。單個消費者的權利是軟弱和無力的,但當無數個消費者都保持足夠理性,就會擁有將無良企業(yè)逐出市場的權力。權利一旦上升到權力,就會產生強大的威懾力。當無良企業(yè)寸步難行時,道德就會重新被珍視,底線就會被打撈回來。
底線的失守,人人為之心痛,誰也無法獨善其身。在呼喚企業(yè)社會責任時,每個人不妨想想,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勇敢地站出來,堅決用手投票,向失信者說不,公眾可能只是舉手之勞,但對于無良企業(yè)來說,卻可能是無路可走。惡之不行,善之必彰。每個人都應該也可以擔當起打撈失守底線的責任。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