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2010年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學模擬試題及答案六
來源:網絡發(fā)布時間:2010-01-05
11.課的基本組成部分及各組成部分進行的順序、時限和相互關系稱: ( )
A.課的模式
B.課的結構
C.課的內容
D.課的形式
12.根據某一年級的學生對某門學科的學習能力和成績,分成不同的A、B、C組稱為:( )
A.學科能力分組
B.跨學科能力分組
C.內部分組
D.外部分組
13.有關人生觀、世界觀以及相應思想觀念方面的教育稱為:( )
A.道德教育
B.價值觀教育
C.思想教育
D.世界觀教育
14.為實現(xiàn)道德行為所作的自覺努力,是人們理智權衡,解決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內心矛盾與支配行為的力量,稱為:( )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行為
D.道德認識
15.由于受到分數(shù)壓力和教師權威的制約,班主任對班級實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 ( )
A.民主型
B.權威型
C.專斷型
D.靈活型
16.衡量和評價學校教育實施效果的根本依據和標準是:( )
A.教育目的
B.辦學水平
C.學生成績
D.學校目標
17.青少年兒童的大腦發(fā)展最迅速的時期是出生后第5個月到第l1個月之間,這說明人的身心發(fā)展具有:( )
A.不均衡性
B.個體差異性
C.順序性
D.穩(wěn)定性
18. “教有法,而無定法”說明了教師的教育活動具有:( )
A.創(chuàng)造性
B.示范性
C.連續(xù)性
D.個體性
19.17世紀,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的主要教育著作是:( )
A.《普通教育學》
B.《大教學論》
C.《教育漫話》
D.《教育論》
20.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按照學科內部的邏輯順序和學生認識能力發(fā)展的順序,有計劃、有系統(tǒng)地進行教學。這是教學的:( )
A.系統(tǒng)性原則
B.因材施教原則
C.循序漸進原則
D.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來
A.課的模式
B.課的結構
C.課的內容
D.課的形式
12.根據某一年級的學生對某門學科的學習能力和成績,分成不同的A、B、C組稱為:( )
A.學科能力分組
B.跨學科能力分組
C.內部分組
D.外部分組
13.有關人生觀、世界觀以及相應思想觀念方面的教育稱為:( )
A.道德教育
B.價值觀教育
C.思想教育
D.世界觀教育
14.為實現(xiàn)道德行為所作的自覺努力,是人們理智權衡,解決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內心矛盾與支配行為的力量,稱為:( )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行為
D.道德認識
15.由于受到分數(shù)壓力和教師權威的制約,班主任對班級實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 ( )
A.民主型
B.權威型
C.專斷型
D.靈活型
16.衡量和評價學校教育實施效果的根本依據和標準是:( )
A.教育目的
B.辦學水平
C.學生成績
D.學校目標
17.青少年兒童的大腦發(fā)展最迅速的時期是出生后第5個月到第l1個月之間,這說明人的身心發(fā)展具有:( )
A.不均衡性
B.個體差異性
C.順序性
D.穩(wěn)定性
18. “教有法,而無定法”說明了教師的教育活動具有:( )
A.創(chuàng)造性
B.示范性
C.連續(xù)性
D.個體性
19.17世紀,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的主要教育著作是:( )
A.《普通教育學》
B.《大教學論》
C.《教育漫話》
D.《教育論》
20.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按照學科內部的邏輯順序和學生認識能力發(fā)展的順序,有計劃、有系統(tǒng)地進行教學。這是教學的:( )
A.系統(tǒng)性原則
B.因材施教原則
C.循序漸進原則
D.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來
【糾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