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廣義的教育是指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思想觀念的活動。(&r" />
21.歷史上著名的“文翁興學”,所興之學屬于(A)。P3 A、官學 B、私學 C、書院 D、私塾 22.下列描述與隱性課程無關的是(D)。P141-142 A、美國學者杜威所講的“附帶學習” B、班級生活中非正式的社會關系結(jié)構對促進兒童社會化的影響 C、課程知識負載著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信息,這些信息以隱含的方式影響著學生的思想、情感與態(tài)度 D、學生在家庭或社會生活中,有意無意之中獲得的知識與經(jīng)驗 23.講述是教師主要的教學手段,一般可以分三個階段進行(A)。P188 A、導入、詳述和匯總 B、導入、分析和匯總 C、分析、詳述和總結(jié) D、分析、質(zhì)疑和總結(jié) 24.“六藝”中的“禮”為(D)教育內(nèi)容。P5 A、藝術 B、基礎文化知識 C、文字 D、政治倫理 25.以下各種類型的評價形式中,屬于形成性評價的是(B)。P250 A、新課程教學之前對學生進行的摸底測驗 B、課堂提問 C、課程結(jié)業(yè)考試 D、升學考試 26.STS課程屬于綜合課程中的(B)。P139 A、學科本位類 B、社會本位類 C、兒童本位類 D、間接經(jīng)驗類 27.書院的官學化的傾向始于(B)。P4 A、唐朝 B、宋朝 C、元朝、明朝 D、清朝 28.研究表明,大致30%的學期兒童和小學生的認知方式屬于(D)。P122 A、沉思型 B、輻合型 C、發(fā)散型 D、沖動型 29.我國明確提出要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學校課程三級課程管理體制是在(D)。P160 A、《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1985) B、《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1993) C、《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1986) D、《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決定》(1999) 30.下列哪個哲學家認為“人只有通過教育才能成為一個人,人是教育的產(chǎn)物。”(B)P57 A、柏拉圖 B、康德 C、亞里士多德 D、蘇格拉底 |
熱門資料下載: |
教師資格考試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
報考直通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