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大學語文(本)試題課程代碼:00011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李氏將伐顓臾》中,孔子用"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來批駁冉有推卸責任的辯解,這種論證方法是( 。 A.演繹法 B.歸納法C.對比法 D.類比法2.《寡人之于國也》中,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來揭示當時社會的貧富懸殊,這種表現(xiàn)方法是( ) A.鋪墊 B.對比 C.反襯 D.象征3.李斯《諫逐客書》能夠說服秦王收回逐客成命的根本原因是( 。 A.歷史事實論據(jù)充分,事實勝于雄辯B.反復正反對比,納客逐客利害昭彰C.切中秦王急于統(tǒng)一天下的心理愿望D.排比對偶聯(lián)翩,行文氣勢十分充沛4.下列《"今"》中的論證,通過演繹法證明"今"最可寶貴的是( ) A.屈原的《離騷》,永遠使人人感泣B.宇宙大化,刻刻流轉(zhuǎn),絕不停留C.時間但有"過去"與"未來",并無"現(xiàn)在" D.一掣現(xiàn)有的鈴,無限的過去和未來皆相呼應5.《五代史伶官傳序》中,最能體現(xiàn)中心論點的語句是( 。 A.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B.《書》曰:"滿招損,謙得益。" C.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D.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 6.《選擇與安排》中,朱光潛闡發(fā)"常山蛇陣"的特點,是為了通過比喻來論證( 。 A.每件藝術品都必須突出一個中心意旨B.每件藝術品都必須抓住幾個典型細節(jié)C.每件藝術品都必須做到層次脈絡清楚D.每件藝術品都必須是個有生命的整體7.《張中丞傳后敘》中,作者補記許遠的事跡,采用的方法是( 。 A.立論中補記 B.記敘中補記C.駁論中補記 D.抒情中補記8.《種樹郭橐駝傳》中,橐駝種樹的基本原理是( 。 A.其本欲舒,其培欲平 B.勿動勿慮,去不復顧C.其蒔若子,其置若棄 D.順木之天,以致其性9.在《報劉一丈書》中,作者描寫干謁者的行為主要是( ) A.奔走權門,毛遂自薦 B.奔走權門,搖尾乞憐C.奔走權門,邀功請賞 D.奔走權門,索官求爵10.《故都的秋》中,為了突出北京秋天"色彩濃、回味永"的特色,作者兩次寫到南國之秋的色淡、味淺,這運用的表現(xiàn)方法是( 。 A.對比 B.類比 C.鋪墊 D.側寫11.《愛爾克的燈光》中,寫我走過故居時,"這條街、這個建筑物開始在我的眼前隱藏起來,像在躲避一個久別的舊友",這里運用的修辭手法是( 。 A.比喻 B.擬人 C.夸張 D.借代12.《詩經(jīng)。氓》所采用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是( ) A.興 B.比 C.賦 D.比兼興13.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 。 A.渴望賢才匯集,建立功業(yè) B.喟嘆功業(yè)難成,借酒澆愁C.感慨親朋離散,孤苦無依 D.感嘆人生苦短,憂從中來14.作品融詩情畫意于一體、風格清新淡雅的著名唐代詩人是( ) A.李白 B.杜甫C.王維 D.杜牧15.白居易《杜陵叟》"剝我身上帛,奪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鉤爪鋸牙食人肉"四句的抒情方式是( 。 A.直接控訴 B.借敘事抒情C.借景抒情 D.借典故抒情16.李商隱《無題》中運用比興手法抒情寫意的詩句是( 。 A.相見時難別亦難 B.蠟炬成灰淚始干C.曉鏡但愁云鬢改 D.夜吟應覺月光寒17.《前赤壁賦》繼承和發(fā)展的賦體的傳統(tǒng)手法主要是( 。 A.鋪張揚厲 B.夸飾渲染C.主客問答 D.駢儷對偶18.《斷魂槍》開頭的社會環(huán)境描寫,對后文人物性格展現(xiàn)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A.制造一種急劇動蕩的氣氛 B.設置一個讓人表演的舞臺C.展現(xiàn)一幅人物活動的背景 D.反襯種種落后于時代的心態(tài)19.《麥琪的禮物》中采用虛實雙線并行的結構,其主要目的是( 。 A.避免重復 B.留有余地C.制造懸念 D.強化矛盾20.《寶玉挨打》中,說"你但凡聽我一句話,也不到這個分兒"這句話的是( ) A.襲人 B.林黛玉C.賈母 D.王夫人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個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下列例證中,通過類比來論證"精神上的缺陷可由相應的學問來補救"的有( ) A.人的天賦有如野生的花草,需要學問的修剪B.倫理之學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C.一個人心志不專,他頂好研究數(shù)學D.肉體上的各種病患都有適當?shù)倪\動來治療E.緩步有益于胃,騎馬有益于頭腦22.《鄭伯克段于鄢》中,人物描寫的方法有( ) A.肖像描寫 B.語言描寫C.行動描寫 D.心理描寫E.細節(jié)描寫23.蘇軾《江城子》中用白描手法的詞句有( ) A.十年生死兩茫茫 B.塵滿面,鬢如霜C.小軒窗,正梳妝 D.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E.明月夜,短松岡24.高爾基《鷹之歌》所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有( ) A.歌頌革命戰(zhàn)士的斗爭精神和獻身品格B.鞭撻茍且偷生的庸俗心理和市儈哲學C.揭露封建專制主義的罪惡D.向往美好的社會主義理想E.激勵人們?yōu)樽杂山夥哦見^斗25.《風波》中刻畫七斤形象的細節(jié)描寫有( ) A.時常坐著一個字一個字地讀《三國志》B.時常坐在門檻上抽煙不說話C.知道什么地方閨女生了個夜叉之類D.知道張大帥是張翼德的后代E.因六斤打破一只碗而大打出手三、詞語解釋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26.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疾:27.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未之有:28.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 殆:29.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畢浮。 畢:30.雖欲強聒,終必不蒙見察。 強聒:31.今人還用子女玉帛為作奴的贄敬,又美其名曰"同化".贄敬:32.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 具:33.告廣曰:"胡騎易與耳。"軍士乃安。 與:34.早繅而緒,早織而縷。 而:35.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 交卸:四、簡析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閱讀《論毅力》中的一段文字:更譬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間風潮之或順或逆,常相參伍。彼以堅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過之,而后得從容以進度其順。我則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終不可達也。 請回答:A.這段文字中,"彼"和"我"的態(tài)度和結果構成什么關系?作者通過這種關系來說明什么? B.文中"我"的幾種不同情況構成什么關系?作者通過這種關系來說明什么? C.這段文字總體上采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37.閱讀《背影》中最后一段文字: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謀生,獨力支持,做了許多大事。那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己。情郁于中,自然要發(fā)之于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但最近兩年的不見,他終于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我北來后,他寫了一信給我,信中說道,"……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 請回答:A.概括這段描述的中心旨意。 B.文章結尾的家境描寫與開頭相呼應,有什么表現(xiàn)作用? C.這里主要是通過什么方式來揭示父親晚年的心境? 38.閱讀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欄干處,正恁凝愁。 請回答:A.這首詞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感情? B.關聯(lián)上下片的句子是哪一句? C.為什么說下片抒情筆法委婉曲折? 39.閱讀巴金《秋夜》中的一段:風在震搖窗戶,雨在狂流,屋子里燈光黯淡?墒菑南壬牡胤桨l(fā)出來眩目的光。我不轉(zhuǎn)眼地朝那里看。透過黑色長袍我看見一顆燃得通紅的心。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燒,成了一個鮮紅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東西。我渾身的血都燒起來,我覺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熱發(fā)散出去,我感到一種獻身的欲望。 請回答:A.這里表達了作者對先生(魯迅)怎樣的感情? B.開頭三句環(huán)境描寫有何作用? C.這里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方法? 40.閱讀杜運燮詩歌《山》的開頭四句:來自平原,而只好放棄平原;根植于地球,卻更想植根于云漢;茫茫平原的升華,它幻夢的形象,大家自豪有他,他卻永遠不滿。 請回答:A.這四句詩贊美了怎樣的精神? B.這里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方法? C.寫出其中兩組具有矛盾對立性質(zhì)的概念或事物。 五、作文(30分) 41.莊子《秋水》中的河伯,"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因而"欣然自喜",當看到"不見水端"的大海之后,才望洋興嘆道:"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請以《眼界》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不得寫成詩歌外,其他文體不限。 |
熱門資料下載: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05年7月自學考試大學語文試題(?疲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育路網(wǎng)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wǎng)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wǎng)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wǎng)發(fā)布的內(nèi)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wǎng)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wǎng)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nèi)容。 |
熱點專題 |